中新網4月28日電據《中國經濟時報》報道,4月15日,長沙岳麓山景區門票價格調整聽證會在長沙舉行,令老百姓大失所望的是,與會的24名正式代表中,有23名代表對岳麓山景區門票漲價表示贊成或者理解,只有一名代表提出反對意見。
岳麓山景區門票調整價格僅是國內景區(點)門票漲價的一個縮影。繼北京故宮博物院等六處世界文化遺產景點門票價格率先上調后,國內不少知名景點的門票價格緊接著“漲聲
”一片。
與老百姓一樣,同樣有著滿腹牢騷的還有各大旅行社。“景區門票漲價,對于旅行社來說處于被動的狀態,我們當然希望不漲價。”湖南新康輝國際旅行社副總經理袁進茂對記者說,“五一黃金周即將到來,去漲價的景點的游客人數想必會相應減少。”
旅游景點非要通過門票漲價才能賺錢嗎?杭州西湖免門票可謂“名利雙收”,從2002年開始,杭州市政府決定對西湖環湖南線景區、沿湖的孤山、俞園紀念館實行免費開放,隨后,國際博物館日,杭州市園林文物局所屬的六大博物館、紀念館又一次實行免票入內游覽。自此,“免費西湖”成為杭州市旅游慣例。
門票免費是否帶來了虧損?杭州市有關部門統計結果表明,雖然門票免費導致游客的硬性支出降低,但通過購物、娛樂等彈性消費的增加使總的消費量不降反增。免票還帶動了淡季旅游,優化了旅游產業的結構。
杭州市除了在“大旅游”市場上贏得缽滿盆溢,更使得其城市形象也得到了大幅提升。短短一年多的免票旅游,杭州的旅游業收獲的聲譽和長期收益已經遠非其他城市可比,這給“惟漲價論者”樹立了一面難得的鏡子。
長沙揚帆旅游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志清認為,杭州西湖取消門票,帶動旅游產業鏈條發展,構建“大旅游”的西湖模式,這一模式充分說明門票收入并不是旅游經濟惟一的收入。旅游主管部門的理性思路對于當地旅游產業的發展是具有導向作用的,景區及其所在地,應把做大旅游業的思路放寬,發展食、住、行、娛旅游產業鏈,而不是僅限于提高門票價格。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夏學鑾曾對媒體表示,作為公益單位的世界遺產景點,其價值主要是人文價值和教育價值,用提高門票的辦法來維持經營和文物保護的理由是不成立的。他建議有關部門出臺政策時,不能只算經濟賬,更要算社會賬、政治賬、教育賬。
北京大學旅游研究與規劃中心副主任李建中指出,旅游景點上浮門票價格與我國整個景區經營水平低下有關。在類似北京這樣的世界遺產級景區中,門票收入能占到其景區收入的80%到90%,大部分景區都將門票收入作為主要收入來源。
在李建中看來,這種數字的高居不下,意味著旅游產業中包括旅游商品收入、景區特許權經營、服務設施等收入的嚴重流失。在海外,旅游購物已經達到整個旅游收入的七成,而中國只有兩成。這樣也就造成了管理部門將目光集中在門票身上。
旅游資源開發不是旅游業發展的惟一,這在國外得到了證明。韓國的旅游資源遠不及中國,然而,1994年訪華的日本旅游者達114.1萬,當年日本訪韓游客則是164.4萬。到了1999年,雙方仍有32.9萬人次的差距。迄今,韓國依然是日本在亞洲的首要旅游目的地,而中國只能屈居第二。
據日本一位旅游專家介紹,韓國很懂得巧妙隱藏自身旅游資源稀缺的劣勢,首先采取價格戰,將客流吸引過來。隨后,韓國利用日韓建交、韓劇、電影、音樂、料理等關鍵詞,為日本游客度身定制旅游產品,這說明韓國對日本的市場營銷戰略取得了成功。
中國旅游業,何樂而不為呢?(王曉紅喻向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