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慧
今年是中國電影誕生一百周年,近年來,中國電影市場化嘗試不斷,帶來一系列生機。但現實卻表現出與創新不協調的反思欠缺,以致一些改革的成果總被副作用蒙蔽。
2002年中國電影開始實行院線制,即由院線公司收歸電影院統一管理,改變以往電影
發行要由中央、省、市、縣依此排片的滯后弊端,加快了電影全面上映速度。此舉在當時被認為是中國電影正式走向市場化的第一步,引來一片叫好聲。
院線制改革的一大目的是改變以往影片統購統銷的計劃經濟做法,讓各院線各自爭奪片源,從而讓國產中小影片在充分競爭中獲得生機。但現在看來,每年能在院線放映的國產電影還不足1/3,中小影片更是無處可覓。2004年僅《功夫》、《十面埋伏》、《天下無賊》三部大片票房就達到了4.5億元,約占全國總票房的30%。
從現狀來看,院線制的確實現了電影發行的市場化,各院線公司可以自主選擇片源。再自行采取手段搞市場宣傳爭奪票房。但必須注意到的問題是,在院線制下,市場化導致了各主體在起點上的不平等。首先,加入院線需要一定條件,這導致90%以上的地方傳統影院、社區文化廣場、機關、廠礦、學校、企業內部電影放映場所失去與院線影院同一水平競爭的機會,進一步造成片源短缺困境。其次,即使是在院線內部,經濟發達地區的現代化影院也優越于邊遠地區影院。由于目前主流的分帳發行方式對影院有一定要求,如最低票價和保底票房等,如完不成任務須罰款或支付拷貝費,這也迫使院線將資源集中在重點影院。再次,對于大部分國產中小影片來說,由于缺乏商業運作手段、票房號召力以及行政扶持力量,面對院線的選擇,早早地敗給了國外引進片和國內少數大導演、名演員加盟的商業大片,羽翼未豐便已夭折。
但事實上,被院線遺忘的這些影院和電影擁有著更廣闊的市場前景。2004年商業大片《十面埋伏》在廣東首次實現省會城市和二線城市同期上映,地市影院票房立即改變以往只占20%的格局,而一舉打下半壁江山。而目前中國農村的放映單位也比上個世紀末增加了大約1萬個,放映場次每年約增加300萬場。業內人士認為,中國電影并不缺少市場,13億中國人如果每年拿出10元錢來看電影,市場便是130個億,中國電影真正缺的是市場手段。就拿影院來說,現在還有9成的資源沒有被激活,這便是一大敗筆。
目前,廣電總局已經放開電影發行市場,允許電影系統外企業包括民營企業買斷發行權,自行進行影片推銷,這實現了發行范圍的最大化可能。但由于大多數未加入院線的影院仍由當地電影公司管理,而電影公司往往和院線是一套人馬兩塊牌子,系統外企業在發行時常因利益沖突而受到重重阻礙。主管部門的初衷再次打了折扣。
中國電影的市場化無疑是最終的方向,但在此過程,我們要采取何種方法是否可作多種嘗試?而在嘗試中,是否又能多聽各方意見兼顧全面?雖然眼下電影市場看起來熱熱鬧鬧,但在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大國中,這些熱鬧似乎并不在正確的點上。
(日京/編制)(來源:金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