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之交,白色家電還未迎來新年度銷售旺季,卻提前迎來一個多事之秋。先是原材料價格一路走高,”鋼筋鐵骨”的白色家電承擔著重負;后是歐盟吹來”環保風暴”,從2006年7月1日起,新投放市場的電氣電子設備產品中禁止或限制使用鉛、汞、鎘、六價鉻、多溴二苯醚和多溴聯苯等6種有害物質,我國家電出口門檻提高;加上LG空調在美遭受反傾銷調查,令國內同行都擔著同樣的心。漲價還是不漲價?出口能不能出得去?正在進行中的廣交會是家電企業一個現成的考場,我們及時地報道他們的答題。(全新優良投資工具,透視股
市的智能波段王)
截至上周末,從廣交會上傳來的消息是,國內空調企業成交金額巨大,空調出口勢頭強勁。
出口增長勢頭良好(準確捕捉股票上漲的第一天!進入…)
從記者采訪得到的消息來看,地處廣東的三家著名空調廠商廣交會成交金額巨大,美的集團的最終成交量達6.5億美元,居廣東省首位,科龍的協議金額也超過了4億美金,格力電器的成交金額雖沒有透露,但據稱比去年有較大幅度的增長。
科龍國際營銷部有關人士告訴記者,科龍以超過4億美元的成交金額居廣東團第三位,同比增長大約10%到15%。他強調這只是意向金額,后續還有不少工作需要跟進,最終能落實多少成交金額,還要根據實際情況進一步確定。他分析,從客戶結構來看,這次廣交會上以歐洲、亞太地區和非洲的客源多一些,但根據以往經驗,全年的出口肯定還是以歐美為主。從出口產品的結構來看,中低檔產品占據了大部分,主要是各地消費習慣不一樣,北美的用戶反而比較喜歡使用窗機。從成交價格來看,應該是有所上漲,他覺得這是順應行業整體漲價的趨勢的合理做法。
該人士還介紹,今年以來整體出口形勢要好于去年。一個很直觀的例子是,現在由于業務量大,工作繁忙,小型客戶都忙得顧不過來了。他說,今年一季度的出口肯定是大比例增長,并且增速還會高于去年同期,因為去年的出口需求是爆炸性增長,而公司方面準備不充分,所以增長還沒有達到應到的水平。
格力電器的新聞發言人表示,廣交會成交金額不便透露,但應比去年有大比例的增長,出口產品結構則主要是中檔產品。
不利因素影響不大
日前,歐盟出臺了兩項提高產品環保標準的指令,涉及的產品包括大型及小型家用電器類、IT和通信設備、照明設備類、電氣電子工具類、醫療設備類等10大類、近20萬種產品,將對我國機電產品出口產生較大影響。
業內人士分析說,國內企業要想達到這兩項指令所規定的標準,必須以大幅提高出口產品的成本為代價。而中國家電業的競爭力主要體現在價格低廉上,歐盟綠色壁壘的設立為我國家電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橫了個難以跨越的“坎”。對于一些大型家電品牌企業而言,由于他們在平時的生產經營中比較重視環保戰略,因而歐盟的雙指令標準對他們影響不大。
科龍國際營銷部有關人士說,歐盟提出的環保標準其實影響不會太大,它實質上是提高了技術門檻,但這對已經比較成熟的中國空調生產廠商來說,并不是個很難解決的問題,對科龍而言,一年之前就在相關用料上進行升級換代,目前公司出口歐盟的冰箱、空調產品一般都在指令限制的范圍之外,該標準對公司幾乎沒有影響。美的電器的有關人士則介紹,公司一貫執行較高的環保標準,歐盟的指令公布后更是加大了這方面的投入,目前公司的產品已經符合歐盟的相關標準,成本的提升也不是很大,所以這兩項指令生效后對公司影響不會很大。格力電器也表示自身可能受到的影響較小,該公司的新聞發言人還提到,LG可能引發的反傾銷也不會對格力產生多大影響,因為格力在海外有生產基地,它在巴西的生產基地具有年產20萬臺空調的能力。
應對原材料漲價各有高招
統計資料顯示,2004年家電用鋼材價格平均上漲20.6%,銅材價格平均上漲31.9%,工程塑料價格平均上漲40.4%,珠三角地區工業用電價格平均大約上漲10%左右,運輸價格平均大約上漲20%。
面對猛增的成本,空調器也都在積極壓縮成本。科龍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原材料的漲價的確使得科龍的生產成本上升,但這是全行業的問題,類似于通貨膨脹。科龍在積極采取措施降低成本,比如在采購上,通過協議采購、提前采購、和兄弟公司聯合招標等方式來降低原材料的進貨成本;在生產上主要是通過改善生產流程,降低人工費用來優化成本;在營銷上則采取優化和壓縮廣告投放來降低費用。
美的電器年報顯示,受原材料成本上升、產品價格下跌的影響,公司產品綜合毛利率下降3.6個百分點,這也導致主營利潤增長幅度遠遠小于收入增長幅度。該公司年報稱,隨著規模的擴張,公司的營業、管理費用比率比較2003年18.5%下降3.2個百分點。在目前成本、價格壓力的情況下,預計公司未來的利潤增長仍然依靠規模擴張情形下的費用控制上。
格力電器新聞發言人則稱,公司具備采購原材料的規模效應,有侃價能力,公司還比較注重和上游企業的戰略合作,原材料進價并沒有提得很高。
提價應對?
統計資料顯示,2004年中國空調出口約2300萬套(OEM為主要出口模式),增長了55%,其中北美和歐洲是出口最大的區域,數量均超過750萬套,在北美市場中國空調已經占據了當地市場61%的市場份額,在中南美洲和非洲的比重還在增長之中。
但出口方面的問題越來越明顯:空調出口幾乎不賺錢,雖然出口數量持續增長,但價格卻逐年下滑,已連續兩年下降幅度超過10%,加上出口退稅影響,空調出口幾乎不賺錢。另外歐盟、日本等紛紛提高了節能標準和廢舊家電無害化回收標準,也對國內空調企業提出了技術性的挑戰。從某種程度上來看,出口更多的是作為消化產能的重要渠道。
業內人士分析,在原材料成本居高不下的情況下,2005年家電產品已經很難延續低價運行的局面,耗用原材料較多的大型家電產品尤其是白電產品價格有望止跌,渠道控制能力強、具備一定品牌壟斷能力的企業可能率先小幅度提價。該人士分析,對出口而言,空調出口價格的上漲,一方面可以提高企業自身的利潤,另一方面也從根本上減少了其他國家對我國提出“反傾銷訴訟”的幾率。
從最近的市場信息看,蘇寧等連鎖超市已經試探性調高了冰箱、空調零售價格,5%-10%的價格漲幅基本沒有引起大的市場反彈。經過2004年的品牌淘汰后,目前空調行業品牌競爭格局已相對穩定,迫于成本壓力小幅提價較易得到生產企業的響應。但也有研究人員指出,家電行業是競爭激烈的成熟行業,盡管原材料價格漲幅驚人,但激烈的競爭形勢并不允許家電企業將上游產品漲價壓力向下游全面傳遞。
國家統計局數據表明,2004年1-10月在消費品價格指數同比上漲6.3%的情況下,家電商品價格指數卻同比下降2.8%,所以空調行業能否通過提價來轉移成本上漲壓力,還需進一步觀察。來源:中國證券報
(信息來源: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子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