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淡水河谷、力拓等全球礦業巨頭將鐵礦石價格上漲71.5%后,近日,同樣是全球礦業巨頭的必和必拓欲將2005~2006年度鐵礦石供應價格上漲104%~114%。雖然必和必拓最終在4月13日與寶鋼達成71.5%的漲幅協議,但實際上,鐵礦石漲價在中國引起的鬧騰已經足夠多了,有漲價前中間商的囤貨居奇,有漲價后的悲喜兩重天,不一而足。鋼材市場現在是否真如它表面傳達出的信息那樣虛火而病態?
支撐仍在價格有望理性回歸
不管鋼材漲價將帶給中國相關企業多少歡喜憂愁,實際上,鋼材漲價的市場支撐依然存在。
4月5日,記者在采訪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研究員范敏時,他告訴記者,從客觀需求看,近年來全球經濟復蘇走強,進入快速增長階段,這帶動了鋼鐵需求的不斷增加,而鋼鐵需求的增大又帶動鋼鐵價格向上攀升,鋼鐵生產企業因而利潤大增,并不斷增加和擴充產能,使得全世界對鐵礦石的需求在短短兩年多的時間里急劇上升。2004年,全球經濟增長率為5%,創30年新高。在經濟高速增長帶動下,全球鋼鐵產量和需求量明顯提高,2004年升至9.35億噸,而有專家預測,2005年的需求將會高于2004年。同時,人們普遍認為,全球經濟仍將繼續處于快速發展時期。對鋼鐵現實和預期需求的增大,更加刺激了鋼鐵產能和產量的擴大。而從原料供給來看,鐵礦石屬于天然資源類物質,其儲量是一定的,不會增加。
美元貶值也是供應商漲價的沖動因素之一。2002年以來,美元大幅度貶值,而巴西瑞亞爾和澳大利亞元相應升值。因為本幣升值,世界三大鐵礦石供應商實際上因合同價上漲而得到的實惠并沒有顯示的那么大,其銷售額與贏利已明顯滯后于鋼鐵企業的增長幅度。有專家預測,單就補償美元貶值對供應商造成的利潤損失而言,鐵礦石就應該上漲30%左右。
同時,國內煤電油運的緊張局面依然沒有緩解,猶如給處于高位的鋼材價格火上澆油。有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院的專家認為,我國正處于中期工業經濟發展階段,持續大量消費鋼材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這樣看來,目前的鋼鐵市場并沒有虛火也沒有病態。
二季度國際市場鋼材價格將繼續高位運行。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楊青這樣判斷。
不僅僅是楊青,記者在采訪中發現,有多位專家都預測,鋼材價格將繼續在高位波動。然而,記者同樣發現,一些正在出現的因素開始將鋼材價格引向合理回歸區域。國家財政部和稅務總局最近就聯合下發了通知,從4月1日起,對6個稅則號項下的鋼鐵初級產品,停止執行出口退稅政策。此前,商務部、海關總署也聯合發布了《貨物自動進口許可管理辦法》和有關規定,從3月1日起,抬高了鐵礦石自動進口許可的門檻。而且,在4月1日前,各種力量突擊進口鐵礦石,已進口到岸的存礦石,就高達3400萬噸。如果國內各種因素能夠協調得當,鋼鐵企業能首先消化掉這些巨量存礦石,加上國內也逐步擴大鐵礦石的產能,那么2005年鐵礦石的需求量,就不會像外界預測的那樣緊張。事實上,這些因素同樣有利于中國在與世界鐵礦石巨頭的談判中充分掌握主動權。
同樣的好消息或許還存在于,在吃了啞巴虧后,中國的鋼鐵企業正在試圖改變各自為政的原料進口混亂局面,而在海外尋找鐵礦石資源的中國企業也越來越多。
大宗原材料進口要有國家戰略
實際上,不管中國持續大量消費鋼材將是一個多長的過程,從目前鋼材市場上看似虛火而病態的亂象中依然可以得到許多寶貴的教訓。有專家指出,要從根本上終結這種亂象,根本上還是要建立大宗原材料進口國家戰略。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鐵礦石進口國,但最大的需求量卻換不來相應的話語權。一邊是國外礦業巨頭擺明了吃定中國的架勢,一邊是正在走工業化道路的中國企業嗷嗷待哺般地對鋼材的日益增高的需求,以及與此相適應的對外依存度的提高。有專家分析,造成中國鋼鐵企業定價權缺失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國鋼鐵業集中度不高,各企業原材料采購供應體系相當分散,致使整個鐵礦石進口、談判與運輸等長期處于無序和被動狀態,難以形成一個統一的拳頭。
統計顯示,目前我國登記在冊的鐵礦石進口企業共有523家,他們經常互相傾軋,哄抬價格。更不用說這次日本鋼鐵企業不惜自殘以控制價格主動權了。
實際上,不僅僅是鋼材遇到了這種痛苦,石油、氧化鋁、銅礦石、鉛鋅等重要礦產資源,中國在扮演重要進口國角色的同時,手中同樣沒有一把可以左右價格的尺。以至于中國買家的每一次大宗購買,幾乎都暴露在國際市場面前,成為國際炒家和基金的逼倉對象,被迫高買低賣,結果自然是損失慘重。
國務院國資委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白津夫認為,中國需要從總體上,從市場、機制、方式等各方面對大宗原材料進口予以戰略應對,中國必須從戰略上考慮,在采購方式上鼓勵和推動中國企業聯合采購,確立中國的集中采購方式;蛟S在大宗原材料國際戰略制定后,我國的鋼鐵市場將逐步走向平穩和溫和,不會再這樣亂象叢生,讓那么多人牽腸掛肚。
(信息來源: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子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