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程昊本報記者徐思佳
4月20日過后,興業銀行和中信實業銀行的3月人民幣理財產品如約首次兌付。下個月,多家銀行3月期的人民幣理財產品也即將紛紛到期。曾遭眾多百姓追捧、風光一時的人民幣理財產品,如今似乎已經偃旗息鼓了。
然而專家預測,在未來的一段時間,人民幣理財產品可能將有多種變化。
一是人民幣理財產品賣點將逐步轉向流動性。近期雖然各家銀行紛紛擱淺了人民幣理財產品的推出計劃,但抓緊研發新品的腳步并未停歇。交行日前推出的“得利寶人民幣七天理財”產品,除擁有活期存款的2.25倍收益外,還被允許提前支取,具有極高的流動性,該產品一問市,便受到了短期資金客的熱捧。
二是人民幣理財產品的期限結構將大大豐富。過去,各家商業銀行推出的人民幣理財產品期限一般從3個月到最長2年。未來的一段時間里,人民幣理財產品可以適當的考慮加大3年和5年期產品的推出力度。據了解,光大銀行前段時間推出的三年期的理財產品就受到了客戶的歡迎,特別是一些沒買到一期憑證式國債的投資客,都把其作為了國債的替代品,銷售情況非常不錯。
三是增加人民幣理財產品的理財功能。如增加質押功能,使之具有一定的再融資功能。比如招商銀行最近就推出了人民幣理財產品的質押貸款服務,1年期和2年期的人民幣債券理財產品都可以進行質押貸款,貸款利率按銀行存款質押貸款利率執行。既方便了客戶,又增加了銀行的利潤來源,提高了人民幣理財產品的吸引力。
四是讓人民幣理財產品收益與利率或商品(黃金、石油)掛鉤。如上海市建行目前開辦的“賬戶金”是一種“紙黃金”。與實物黃金相比,更簡單、更方便,同時投資成本低。既不用考慮黃金存儲、成色鑒定、重量檢測等復雜操作,也沒有倉儲、運輸等相關費用。建行賬戶金在同一時點的買賣差價幅度為1元/克,不設漲跌限制。
該理財專家表示,繼券商融資券即將面世之際,銀行間債券市場還將在5月底前引入新的交易品種———短期非金融企業債。而目前銀行間市場債券品種也已經涵蓋了國債、央行票據、政策性金融債、商業銀行次級債、證券公司債券、企業債券、美元債券等等,品種越來越豐富,結構日益完善,市場規模也急劇擴大。相信一旦利率運行環境發生變化,或是金融創新產品等可投資工具出現后,各家銀行的人民幣理財產品仍會大有舞臺。(26C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