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財政部公布的《企業國有產權向管理層轉讓暫行規定》,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此前,對“管理層收購”的是是非非一直不絕于耳。
盡管國資委接連出臺了《中央企業負責人業績考核暫行辦法》和《中央企業負責人薪酬管理暫行辦法》,但關于國有企業負責人的薪酬究竟如何定的議論也一直沒有停歇。
除了這兩個難題事關國企改革的成敗得失外,人們普遍關心的是:國企管理層收購與薪酬發放,是否傾斜了國有企業收入分配的天平。
幾天前出版的《經濟參考報》曾就我國國企“管理層收購”出現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剖析,認為“管理層持股”異化成“管理層暴富”在一些企業時有出現,這樣的“改革”不可避免地在國有企業管理層與大多數普通工人之間形成了財富分配的“鴻溝”,讓一些國有企業管理層的少數人“一夜暴富”。
“管理層收購”事關高層管理者,而國企普通員工的工資分配也是一道難解的習題。由“打工皇帝”陳久霖事件引發的2004年底有關國企負責人薪酬問題及與普通員工收入差距過大的討論,正對各級國資管理部門的決策產生較大影響,以前管理粗放甚至有所失誤的國企負責人薪酬制度正在各級國資管理部門的強化管理中逐步走向規范和有序。
但一些國有企業的管理常態也在這場討論中受到沖擊。上海一家在業界具有相當知名度、效益很好的國企集團總經理,最近就因“大氣候”原因而遭遇到以前并不突出的“分配難題”。這位不愿具名的總經理如是說——
我們集團所處行業是典型的競爭性行業,市場競爭相當激烈,目前這個行業的國字號幾乎都被外資企業打敗了,我們算是碩果僅存的幾家之一吧。
上個世紀90年代初,由于員工工資基數低,加之企業效益不錯我們就不斷加薪。1992年員工普加工資100%,1993年又普加100%,1994年普加50%,這樣工人和一般科員的工資高于當時的外企水平。我們最近針對員工關心的問題,向員工做了一個詳細的說明,2003年之前幾年,公司員工的平均工資成本約為6萬至7萬。但我們這個行業是競爭性行業,競爭對手都是國際大公司,需要不斷增加營銷費用的投入,才能維持公司的生存與發展。現在,增加工資的成本又如此之高,不能只看到實際發放的工資,公司還需繳納國家規定的各項福利費用,這塊費用2004年合計為應發工資的57.35%,2005年增加到57.6%,公司只有快速發展,通過提高勞動生產率,提高效益才能增加員工的收入水平。
但是,就是這樣,少數工人還是不滿意,特別是去年底輿論關注國有企業負責人與普通員工收入差距問題,國家有關部門負責人也明確表態之后,這些工人感到自己有了尚方寶劍,做溝通、擺道理、講事實都不管用。做國企老總,真叫難啊!
工人鬧的理由有兩個:一是最近鋼鐵、煙草等行業大集團分發了一批住房補貼,他們也要求住房補貼。而這點,公司在上個世紀90年代已經解決了800多人次的住房問題,現在全市的福利分房都已停止,況且公司已經為員工支付了住房公積金;二是認為自己同技術骨干和管理層的收入差距大了,認為引進碩士、博士有啥用,是工人養活了管理層,要求加工資。實際上,現在管理層及骨干的收入遠遠低于同行業外企,而工人的工資卻是大大高于外企工人的工資。在這樣一種情況下,作為企業負責人,滿足工人的要求,肯定要違背企業日常管理規則;不滿足工人的要求,工人覺得收入差距過大,似乎也與當前的政治環境相悖。
我覺得,市場化薪酬制度如果不建立,人才市場化就不可能。國有企業要參與市場競爭,薪酬制度不可能另搞一套。對企業而言,市場是公平公開公正的,另搞一套只會是表面上風光,奉獻不是不要講,但是只考慮貢獻而無市場化薪酬,人才強企是空話。一些國有企業搞不好,其實人力成本并不低,有權的拿回扣,無權的磨洋工;有能力的人進不來、留不住,沒能力的干不好、辭不掉,怎么會有競爭力?當時我們在做一次大的兼并時,我考慮穩定,兼并廠的廠長原來年薪2萬,兼并后給他們6-7萬,結果人家根本沒興趣。其實,誰都明白,國企表面上工資低,實際隱性收入大著呢!物資采購、項目實施、車輛修理……大大小小的事情,所有的購買行動都可以拿回扣。現在要求什么國有企業負責人收入不能超過員工收入多少多少倍,那都是空的。表面文章很容易做,灰色收入卻可以是10倍、20倍。現在,趁著目前這個輿論氛圍,工人說管理層搞剝削,跟資本家一個樣。真讓人灰心啊!
其實,就我們集團來講,管理層收入與績效是緊密掛鉤的,拿起來并不容易,必須全身心“拳打腳踢”玩命干。我們一直推行規范管理,從國外引進并結合實際制訂了一整套關鍵指標和績效考核制度。我們同外資競爭,生產基地、工人工資的成本比他們高3至4倍,現在我們管理人員的費用包括技術、市場、高管三塊,至少比外企平均低50%,比外企的中方雇員低40%以上,只及外企外方同職位薪酬的1/10。所以我們為了提升競爭力,在上海中央工廠的公司職工只生產銷售量的1/4,其余由6家OEM公司承擔,中央工廠的生產成本是OEM工廠的3至4倍。6家OEM公司的員工主體反而努力工作,上海老廠的部分工人卻身在福中不知福,心態不平衡,不愿參加考核,不肯提高勞動生產率,更不知競爭壓力從外面來。但是,就是這些人一鬧,我們的壓力就特別大!有時還不得不遷就他們……
國企的“分配難題”其實早已引起國資管理部門的注意。去年以來,一些地方的國資管理部門相繼對所轄國有企業的負責人予以明確“定價”。有的規定國企負責人基本年薪不能超過12萬,有的則要求國企負責人最高收入不得超過員工平均收入的12倍。“12”這個數字一時竟成為給國企負責人定價的標準數。
不少專業人士反映,如此帶有行政化色彩的薪酬定價,既難讓一些真正有能耐的國企經營者滿意,也未必能使庸才知足,最終難免又陷入“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怪圈。
上海緊缺人才事務服務中心培訓事業部總監朱偉雄等專業人士提出質疑,為什么是12?而不是13或11?“企業形態千差萬別,行業不同、規模不同、地域不同,企業負責人的薪酬不可能以某個固定的數字來作為整齊劃一的標準。這樣的決策很荒唐也不可操作。”朱偉雄說。
他認為,對國企經營績效進行評價一定要區分不同行業,有的國企享受著行業壟斷利潤,如冶煉企業回報率最高6%,而電信企業回報率可能高達30%;新公司和老公司也不同,老公司歷史包袱大,新公司在競爭中則可能游刃有余。確定12倍或12萬的做法,其實是一種“行政性定價”,對于作為市場競爭主體的企業,這樣的思路不可取。“在目前形勢下,加強國有企業負責人的薪酬管理是對的,但若長久使用,則違背了市場管理的方向,無疑也不利于國有企業改革的深化和發展。”他說。
曾擔任某跨國公司中國區財務總監的天津一合資企業老總周孝勇對記者表示,企業負責人的薪酬定價與公務員的薪酬定價不可套用同一模式。“盡管我國的國有企業存在不少行政性因素,但是,只要是企業,它就必然受市場因素主導。企業負責人的薪酬也不例外。”他認為,“行政性定價”可能會導致兩大不良后果:第一,對能者激勵不足,要么會導致國企管理人才的流失,要么會誘發灰色薪酬“潛行”,最終會搞跨國有企業。第二,對庸才不僅沒有約束,反而激勵過度,不僅在國有企業內部造成新的不公平,更會形成極大的道德風險。
上海榮正投資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鄭培敏等專業人士反映,國有企業負責人薪酬問題,其實還是國有企業改革如何進一步深化和完善的問題。如果不全面謀劃當前階段我國國有企業改革如何深化,僅僅從“國企負責人與普通員工的收入差距”角度來對國企負責人薪酬搞一個“統一標準”,不僅無助于下一步國企改革,更是“改革的倒退”。上海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院長程恩富教授也認為,國資委不能“當了老板又當婆婆”,用官僚的思路,以行政指令的手法來管理國有企業,一聲令下,表面上應者云集,實際上陽奉陰違,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全國各地的國有企業高管中,不少董事長、總經理是由政府官員“轉崗”而來。以上海為例,上海實業集團、上海機場集團、上海申能集團、上海久事集團等上海市的大型國有集團公司的董事長,均從上海市政府機關轉來。類似這種由政府官員轉任國有企業高層管理人員的案例,在各地都十分常見。也因此,一些國有高管照例享受著一定的行政級別待遇。相對于外資和民營企業而言,他們在醫療保健、社會保障等方面均存在著不同程度的“暗補”,從某種意義上講,這筆伴其終生的“暗補”,不是薪酬勝似薪酬。“對這種國有企業負責人的薪酬進行定價時,必須考慮到其中不容忽視的‘準公務員因素。”中共中央黨校教授吳忠明說。
所謂“準公務員因素”,專家分析指出,目前,國有企業負責人還是通過組織考核程序,以行政任命為主,基本上等同于公務員的考核任職。說他們是企業家,他們卻是由黨委組織或政府人事部門一紙任命、從政府官員的崗位轉崗而來;說他們是官員,他們卻身在企業,做的是企業管理和經營的工作。“正局級企業”“正局級董事長”等等顯得奇特的潛在事實,或明或暗地攙雜進當前的國有企業管理和經營現狀中,有時還對企業經營產生很大的影響。
此外,專家還指出,我國國有企業負責人的準公務員因素還體現為另一種形式,就是國企高管向政府官員轉換。同政府官員到企業任職一樣,這種轉換通道的存在,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國有企業負責人把“企而優則仕”作為其管理國有企業、追求回報和激勵的一種重要方式。“在當前,‘由官而商’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對難以升遷的官員予以一種‘經濟回補’,而‘由商而官’則可能隱含著對業績突出的國有企業負責人的一種‘政治激勵’。”周孝勇說。
因此,專家表示,對國有企業高管薪酬進行定價時,要針對不同情況,充分考慮其中可能存在的“準公務員因素”。國有企業這種“由官而商”和“由商而官”雙向平滑通道的存在,決定了對國企負責人的薪酬定價不能簡單搞行政化的“一刀切”。
不少專業人士還對記者反映,政府官員和企業家是兩種性質不同的職業,需要不同的知識和能力。對國有企業負責人的薪酬激勵,應在推動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的前提下,逐步探索市場化的制度建設。
“應該堅持市場化的方向,真正按市場運作,根據市場確定一個總的價格水平,再確定折扣系數。”任職于上海體制改革研究所的胡雄飛說,“如果這家國企有歷史問題,困難比較大,可以增加系數。”他認為,當前,建立一個良性管理人才市場及合理的市場定價機制,真正讓市場給國企負責人定價,這是薪酬制度改革的關鍵。
專家們認為,在現階段,可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分類制定企業經營者年薪制方案。例如,承擔政策目標的大型、特大型國有企業,可采用“基薪+津貼+養老金計劃”的準公務員型;對于虧損嚴重國有企業,為了扭虧為盈可采取招標的辦法,實現經營目標后可得到實現約定好的較高固定數量年薪;對于追求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的非股份制企業,可采用“基薪+津貼+風險收入、效益收入和獎金+養老金計劃”的多元化年薪報酬方案;對于股份制企業,尤其是上市公司,可采用“基薪+津貼+含股權、股票期權等形式的風險金收入+養老金計劃”的持股多元化年薪報酬方案。(來源:經濟參考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