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最新公布數據顯示,2005年3月末,國家外匯儲備余額為6591億美元,同比增長49.9%。1至3月份外匯儲備增加492億美元,同比多增126億美元。
沒有任何跡象表明海外游資正在撤離中國。
但分析人士認為,外匯儲備持續攀升正在加大央行的貨幣政策難度,并將威脅到中國
的金融穩定。
有多少海外熱錢流入中國?
究竟有多少海外熱錢流入中國上海房地產,可能是永遠的謎。
從宏觀層面上看,去年中國外匯儲備一年凈增2070億美元,其中貿易順差為319億美元,引進外資606億美元。
由正常渠道換取的外匯儲備增額為925億美元。那么,還有約1100億美元凈增外匯儲備無法與經濟數據掛鉤。
分析人士認為,央行外匯儲備增加額超過經常項目順差和資本金融項目順差之和部分,主要是由統計遺漏造成的。而在這些遺漏中,既有境外對境內的各種形式的直接投資和正當融資,也包括在預期人民幣不久將升值基礎上以匯率投機為目的熱錢流入。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哈繼銘表示,投機性資金流入的比重正不斷上升,在資本項目方面,2004年出現大量海外個人到中國境內購買房地產的情形,其中一些明顯超出了購房自用的范疇,帶有投機性質。在貿易和直接投資方面,也存在“弄虛作假”情況,例如,某些貿易商通過高報出口和低報進口等方式將外匯輸入中國。從表面看是貿易活動或直接投資,但實際上是用來購買人民幣資產或者房地產。
據商務部統計數據顯示,中國在2003年累計吸引外商直接投資(FDI)535億美元,首次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吸引直接外資最多的國家。2004年外國直接投資更達到606億美元。但所謂外國直接投資并非全都是真正意義上的外國投資。世界銀行估計,中國直接投資統計數據中有近1/4來自國內企業在外盈利的迂回流入,為的是享受中國對外資的政策優惠,包括稅收政策。
業內人士表示,去年約80億美元的海外熱錢投入了上海房地產市場,今年第一季度海外熱錢占上海市商品住宅成交量的40%,甚至可能更高。
負面壓力越來越大
分析人士認為,在結售匯制度下,外匯儲備增長過快必然引起外匯占款量的相應增加,造成基礎貨幣和廣義貨幣(M2)的大量投放。
在中央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中,外匯占款平均達到15700多億元。為保證“適度從緊”的貨幣政策的有效性,1995年中央銀行面對進一步上升的外匯占款,被迫采取“對沖”方式,削減或回收對商業銀行的再貸款,以穩定信貸總規模,這就造成企業資金的普遍緊張,而人民幣的相對“稀缺”又構成人民幣進一步升值的潛在壓力。
為了沖消外匯占款上升對基礎貨幣和通貨膨脹的壓力,央行不得不大量發行票據回收流動性。目前央行票據余額已經達到11070億元(占GDP8.1%)。大幅增長的票據發行使其成本不斷上升。
據中金公司統計數據顯示,從2004年1月6日到2005年3月10日為止,央行共發行了20858.5億元的央行票據。為此央行需付出590.64億元利息支出(根據各期發行的數量、收益率、以及期限計算;包括已付與應付但未付的票據利息),相當于GDP的0.43%。
哈繼銘表示,央行票據的利息支出實際上是準財政赤字。持續攀升的貿易順差正在使中國經濟過熱更加難以遏制,因為中國今年第一季度的貿易順差達到了165.8億美元,而去年第一季度則有84.4億美元的貿易逆差。
高盛(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梁紅認為,中國僅憑這些貿易順差就可使第一季度的國內生產總值(GDP)較上年同期增長8%至9%,而上周三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一季度的GDP數據是9.5%。
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的陶冬表示,中國出口大幅增長是不可避免的,這是生產全球化的必然結果,跨國公司一直在將生產業務轉移到低工資國家。
雷曼兄弟(LehmanBrothers)的首席亞洲經濟學家RobSubbaraman在一份研究報告中寫道,“中國的整體貿易順差正在飆升,這可能會讓呼吁人民幣升值的聲音越來越大!
管理層的艱難抉擇
而對不斷攀升的外匯儲備,剛剛接任建設銀行黨委書記的前外管局局長郭樹清呼吁:減少中國出口量,并調整外貿政策。
郭樹清表示,不加選擇地支撐出口和外資流入的舉措已經造成一些短期經濟問題,其中包括對房地產市場的投機性投資過重,以及中國沿海地區與其他地區經濟增長差距加大。
他指出,在25年前對外開放的初期,采取政策鼓勵出口并支持引入外資是合情合理的,但實現貿易順差并非在任何時候都是件好事。目前在出口中占據很大比重的低附加值產品出口的增長并不能夠持久。
值得注意的是,在外匯局黨組書記、局長胡曉煉主持的外管局黨組民主生活會上,央行行長周小川表示,目前我們正處于國際金融形勢迅速發展變化的年代,形勢發展變化速度之快,帶來了一系列問題和挑戰。一個國家經濟出現問題,往往表現為金融或外匯領域危機。因此,外匯局所面臨的改革任務很重,面臨的挑戰很艱巨。周小川指出,希望外匯局領導班子認真總結1994年以來深化外匯管理體制改革所取得的經驗,加快外匯管理體制改革,在國家整體的改革開放中不拖后腿。(來源:經濟參考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