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我國宏觀經濟工作經受住了新的挑戰和考驗。面對經濟運行中出現的糧食供求關系趨緊,固定資產投資膨脹,貨幣信貸投放過快,煤電油運緊張等一系列新問題,黨中央、國務院審時度勢,及時做出了加強和完善宏觀調控的決策和部署,綜合運用經濟、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遏制了影響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突出問題,宏觀調控取得明顯成效,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取得了令人鼓舞的重大成就。
2005年擺在我們面前的任務依然是十分艱巨的,既要保持國民經濟的適度較快增長,取得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的繼續發展,又要進一步化解各種較為尖銳的矛盾,保持經濟發展的穩定性。我們必須進一步用科學發展觀來指導宏觀經濟的各項工作,爭取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勝利完成十五計劃,為實現黨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創造更為有利的條件。
本報告將在模型模擬與實證分析相結合的基礎上,預測和分析2005年我國經濟發展的趨勢和問題。
一 主要國民經濟指標預測
如果我們能夠在2005年繼續較好地把握宏觀調控的方向和力度,組織實施好穩健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進一步消除經濟運行中的不穩定、不健康因素,堅持綜合運用經濟、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做到有保有壓,主動而及時地進行宏觀政策調整以適應宏觀經濟形勢發展中出現的各種新的變化,同時國際經濟環境不出現重大的突發事件的沖擊,2005年我國國民經濟將繼續保持較快的增長,中央提出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8%左右的預期目標完全有把握實現。據我們預測,GDP增長率將達到8.9%左右,繼續保持在較高的增長水平上。由于需要繼續抑制宏觀經濟運行中的不穩定、不健康因素,調整經濟結構,加強薄弱環節,GDP增長率適度低于上年是合理的。第一產業增加值增長率為5%左右,由于上年基數較大,增長率比上年有所降低;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長率為10.4%左右,增速較上年也有所減慢,其中重、輕工業的增加值增長率分別為10.9%和9.7%左右,重工業增長仍然快于輕工業增長,但是兩部門增速的差距幅度將小于上年。重工業增長繼續快于輕工業,說明宏觀經濟運行在2005年仍將處于經濟周期的上升階段;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率為7.6%左右,因為GDP增長速度較上年減緩,第三產業增速也略有減緩。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規模2005年將達到84400億元,實際增長率和名義增長率分別為14.9%和20.4%左右。2005年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長速度將比上年有所降低,但是仍將是拉動宏觀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特別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占GDP的份額將進一步上升。按現價計算,2005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占GDP的份額將達到54%,這一份額多年持續明顯上升的勢頭必須引起我們高度重視。
2004年我國各種價格指數都出現了較為明顯的上漲。預計2005年各種價格水平將仍然呈上升趨勢。社會商品零售價格指數和消費價格指數的年變動率將分別為2.4%和3.4%,投資品價格指數變動率為4.8%左右。雖然價格指數上漲率略低于上年,但是通貨膨脹壓力不容忽視。如何保持價格水平穩定將是2005年和今后幾年宏觀調控的重要內容。
2004年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收入都出現了較為明顯的增加,特別是農民收入增長率是多年來最高的,而且與城鄉居民收入增長率之差是多年來最小的。2005年居民收入增加的勢頭將會繼續保持下去。預計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05年將增長7%,農民人均純收入的增長率在2005年為5.5%左右,這將是農村居民多年來收入增長第二高的年份。
2005年,消費仍將保持較穩定的增長,成為促進宏觀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之一。預計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將達到60790億元,實際增長率和名義增長率分別為10%和12.7%,基本與上年的增長水平持平。
2004年我國的對外貿易繼續出現了出人意料的高增長局面,使得凈出口增長對GDP增長的貢獻繼續保持為正,對拉動宏觀經濟增長起到了重要作用。2005年多數有關國際機構預測世界經濟增長和貿易量會略有提高,有利于我國保持對外貿易的較快增長。國內對進口初級產品的需求增長會低于上年,同時出口增長勢頭不減,對外貿易仍將是十分活躍的一年。雖然進口和出口的增長率可能不如上年那樣高,但是仍然可能接近30%。預計2005年進口和出口的增長速度將分別為28.6%和29.4%,與前幾年相比,對外貿易順差的數量將呈繼續擴大的趨勢(見《2005年主要國民經濟指標預測》)。
總的來看,我國國民經濟在2005年中將繼續保持較高的增長勢頭,但是我們需要審時度勢,認真應對國內外存在的各種不確定性因素,繼續努力不斷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抓住有利時機,積極化解消極因素,力爭在深化改革和加強經濟結構調整的同時,保持國民經濟的適度快速、穩定、協調的健康增長。
二 2004年宏觀經濟形勢分析
2004年我國宏觀經濟發展取得重大成績的根本保證,是黨中央、國務院以科學的發展觀為指導,及時和果斷有力地采取了加強和完善宏觀調控的各項措施。2004年的宏觀調控工作不僅保證了宏觀經濟的平穩快速運行,而且在理論和實踐上豐富了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進行宏觀調控的經驗,為我們在今后繼續提高宏觀調控的水平開拓了道路。
在過去的2004年中,我們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取得的成績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第一,GDP增長率達到9.5%,這是自1997年出現亞洲金融危機以來經濟增長率最高的一年。
第二,農業生產取得了重要成績,扭轉了過去多年糧食播種面積和糧食產量下降的局面,糧食產量的增產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多的一年。第一產業增加值增長率為1991年以來最高,第一產業增長對GDP增長的貢獻率自2001年以來首次上升,達到9.2%,為1997年以來的最高值。同時,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長率為6.8%,農村居民收入增長幅度也達到了自20世紀末以來的最高值。農業生產的增長和農民收入增幅的提高對穩定宏觀經濟全局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第三,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全年消費品零售額增幅逐月加快,顯示出較強的增長勢頭。2004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實際增長10.2%,比上年提高了一個百分點。雖然消費增長對GDP增長的貢獻率仍然在下降,但是消費保持了較為穩定的增長,成為宏觀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方面。
第四,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季度增長速度逐漸回落,全年投資增速比上年回落了近兩個百分點。雖然投資的增長速度仍然過高,但是在投資結構方面有所改善。全年部分投資增長過快的行業的投資增速明顯回落。例如,非金屬礦物制品業投資增速回落了38.5個百分點,黑色金屬工業投資增速回落了65.5個百分點,有色金屬工業投資增速回落了43.5個百分點。同時,與上年相比,三次產業中,第一產業的投資增速明顯加快,由上年的下降19.6%轉為增長20.3%,而第二產業的投資增速為38.3%,回落了約8個百分點。
第五,雖然各種價格上漲因素形成的漲價壓力十分沉重,但是全年各項總體價格指數,特別是與居民生活密切相關的價格指數的上漲幅度基本得到了有效控制,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和商品零售價格指數的上漲幅度均控制在了較為溫和的可承受的程度之內。
我們在總結2004年宏觀經濟取得的成績和經驗時,還應該清醒地看到當前宏觀經濟運行中存在的矛盾和問題。對于當前經濟生活中存在的矛盾和問題,各方面的認識都比較集中和一致,主要有:糧食進一步增產和農民進一步增收的難度加大;固定資產投資需求膨脹出現反彈的壓力很大;資源環境約束矛盾日益突出;煤電油運仍然相當緊張;生產資料價格繼續上揚,價格總水平上漲壓力較大;就業狀況仍然嚴峻;居民收入差距擴大問題需要改善;國企改革和金融體制改革急需突破;經濟結構不合理、經濟增長方式粗放等問題沒有得到根本解決;等等。
這些矛盾和問題有的是短期經濟波動問題,可以通過加強和完善宏觀調控來進行調節;有的是深層次的體制性、結構性問題,需要通過深化改革和優化經濟結構逐步加以解決。它們已經引起各方面越來越充分的重視。2005年我們進一步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和完善宏觀調控,必將為逐步解決這些問題創造有利條件。總之,2005年盡管我們面臨著許多更為艱巨復雜的困難和挑戰,但是國內外總體環境還是比較有利,只要我們進一步鞏固和發展宏觀調控已經取得的成果,國民經濟可以繼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的良好勢頭。
三 2005年宏觀調控中需要注意的兩個問題
1、防止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反彈
自20世紀80年代初以來,我國已經經歷了數次宏觀經濟政策調整。其中包括1985~1986年,1988~1989年,1993~1996年的三次旨在治理經濟過熱的緊縮性調控。在這三次經濟過熱中,都出現了固定資產投資規模的失控。過快的投資增長如果不加控制,必然會造成經濟過熱,引起宏觀經濟的大起大落。在過去的計劃經濟體制下,以及在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軌過程中,投資一直是一把雙刃劍,既是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又經常是引起經濟過熱的主要原因。
回顧20世紀80年代初以來的歷史,投資一直存在著需要調整的問題。第一,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占GDP的比例一直偏高。2004年這一比例已經突破了50%,達到了51.5%。按照目前的慣性發展下去,2005年會超過54%,達到歷史最高值。第二,在經濟過熱時期投資增長率過高。20世紀80年代初期以來,我國出現的三次經濟過熱,每一次過熱之初,都伴隨著投資的過高增長。1986年第一次過熱時,1984~1985年投資增長率為28.2%和36.8%;1988年第二次過熱時,1987~1988年投資增長率為21.5%和25.4%;1993年第三次過熱時,1992~1993年投資增長率為44.4%和61.8%。2004年第一季度,我國的投資增長率也達到了43%,某些過熱行業的投資增長率甚至高達100%以上。第三,投資增長對GDP增長的貢獻率持續攀高。自1998年開始實施擴張性的財政政策以來,由于這一政策的投資導向性,使得投資增長與消費增長對GDP增長的貢獻度的大小發生了逆轉。在1998年時,投資增長和消費增長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約為30%和66%。而據計算,到2004年投資增長的貢獻率逐步上升到67%,而消費增長的貢獻率下降到28%。2005年如果仍然維持投資增長率明顯高于經濟增長率的話,投資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還將進一步上升。
2004年我國經濟運行中出現的一個主要的不穩定、不健康的因素就是固定資產投資膨脹。經過一年多的加強和完善宏觀調控的工作,某些部門的盲目投資狀況得到了抑制,與上年相比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有了一定回落。但是2005年頭幾個月,全國城鎮投資增長率仍為25%左右,相比GDP增長率和消費增長率來說明顯偏高,特別是目前在建和新上項目過多,各地投資沖動仍然很強烈。有統計顯示,目前我國在建項目超過7萬個,2004年12月份新開工的項目就有2萬多個。在建規模約為20萬億元,為歷史較高水平,差不多相當于3年的固定資產投資工作量。2004年在總投資中,擴建和改建項目投資僅增長了16%左右,而新建項目投資增長了36%以上。2003年總投資中新建項目投資比重為55%,而2004年這一比重上升到了59%。這樣大的在建規模加大了控制固定資產投資規模的難度。
在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增長較快的同時,行業投資結構仍然存在不合理的問題。目前工業投資增長仍然較快,一方面,鋼鐵、水泥、電解鋁等過熱行業的投資規模仍然偏大,另一方面,出現了一些地方和企業違規開工建設電廠等新的盲目投資。投資需求膨脹又造成了煤電油運更為緊張,引致有關行業的投資增加,導致新的投資結構失衡。
目前各地發展經濟的積極性仍然很高,具有投資反彈的內在動力,這是出現反彈的制度條件。同時,國內各方面蘊藏著相當數量的資金,可以為投資反彈提供資金條件。在財政方面,財政政策性質雖然已由擴張轉向穩健,但是仍然帶有一定的擴張性特點,2005年將繼續發行相當規模的長期建設國債,并且財政預算仍然安排了3000億元的赤字,資金使用方向需要嚴格控制。在金融方面,銀行仍然是存款增長快于貸款增長,存貸差在擴大。而相對于中小企業和短期資金供應較緊來說,大企業和中長期融資較松。此外,大量民間資本不斷積聚,力量日益壯大,需要尋找出路。我們在作好防止投資反彈的工作中,需要高度重視這些制度條件和資金條件對可能形成的投資反彈產生的影響。2005年宏觀調控的中心任務是繼續保持經濟的平穩較快發展,避免經濟出現大起大落。要實現這一目標,就必須及時控制投資的過快增長,注意積極調整投資結構,控制過熱部門的投資,同時加強薄弱環節。
2、化解價格上漲壓力
2005年我們要繼續加強和完善宏觀調控,宏觀調控是否達到預期效果的標志,除了看GDP是否能實現8%的增長之外,最重要的標志是要看能否有效化解目前存在的價格上漲壓力,將物價上漲率控制在4%以內,并且減緩對下一年的價格上漲壓力。
2003年下半年以來,我國宏觀經濟增長處于經濟周期的上升階段,同時由于糧食供求關系趨緊,固定資產投資膨脹,貨幣信貸投放過快,煤電油運緊張等新問題的出現,價格上漲壓力日益增強。形成2004年價格上漲壓力的因素目前仍然存在,而且又出現了一些新的可能引起價格上漲的因素,需要我們密切關注。
第一,雖然2004年消費價格指數上漲僅為3.9%,較上年的提高幅度只有2.7個百分點,但是衡量總體價格水平的GDP減縮因子已經上升到6.3%,較上年提高了4.3個百分點。由于投資需求膨脹拉動的影響,2003年下半年開始出現的上游產品的價格大幅度上漲,必然要向下游產品傳導,引起消費價格水平的上升。上游產品價格上漲能在多大程度上向下游產品傳導,受到下游產品需求的制約。目前下游產品需求在上升,因而傳導的可能性在增大。雖然許多制造業部門能夠通過壓縮自己的利潤空間,消化一部分上游產品的漲價,但是必然還會有一部分上游產品的漲價要傳導下來。現在正處于這種傳導的過程中,這種價格傳導的影響已經在某些制成品,特別是農業生產資料的價格中表現出來。
第二,目前生產資料價格依然在繼續上漲。2004年,固定資產投資價格上漲了5.6%,工業品出廠價格上漲了6.1%,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上漲了11.4%,成本推動型通貨膨脹壓力十分明顯,由于宏觀調控的效應,年底生產資料價格上漲的勢頭有所緩和。但是2005年年初隨著投資反彈壓力的增大,生產資料價格又出現了上揚的趨勢。1~2月份雖然消費價格指數上升2.9%,但是生產資料價格上漲了7.2%,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上漲了9.8%。就目前的投資需求形勢來看,生產資料價格的這種上升趨勢,在短期內是難以根本遏制的,成本推動型通貨膨脹壓力仍然不可掉以輕心。
第三,由于過去較長的一段時期內糧食播種面積和糧食產量的下降,我國糧食的生產與消費出現了缺口,造成糧食及相關產品價格上漲,2004年農產品價格上漲了13.1%。雖然2004年采取了許多重大措施,糧食產量明顯回升,但是依然與歷史最高產量水平有一定差距。糧食生產的恢復是難以在短期內實現的,同時為了繼續提高農民種糧收入,2005年糧食價格仍然是上升趨勢。
第四,煤電油運和供水的緊張,以及相關的公共服務產品價格需要調整,是2003年下半年以來價格水平上漲的一個重要原因,2005年煤電油運供求關系緊張的局面仍然難以完全改變。目前國內煤炭和發電的增長速度長期維持在兩位數,短期內產能已接近極限,同時鐵路運力不足對煤炭供應和電力生產的制約短期內也難以根本緩解,供求關系的緊張必然產生漲價的壓力。另一方面,這些產品和服務的價格調整又受到多種行政因素的影響,使得問題往往顯得更為復雜,價格上漲壓力更難緩解。
第五,國際市場上原油的價格持續走高,對我國生產成本提高和生活費用的上升將帶來越來越大的影響。據有關預測,油價走高的趨勢還將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持續下去,因此會對國內總體價格水平的上漲形成較長期的壓力。
上述5個問題是自2003年下半年就已經存在的形成價格上漲的因素。目前我們還面臨著新的可能形成價格上漲壓力的問題。
首先,房地產價格的上漲以及某些地方房地產泡沫的擴大。2004年全國商品房平均銷售價格上漲呈加速之勢,第一季度商品房平均銷售價格上漲6.7%,上半年上漲11.6%,前三季度上漲13%,全年上漲14.4%。其中,全年商品住宅平均售價上漲15.2%,為1998年以來的最高幅度。由于鋼鐵、水泥等生產資料價格繼續上升,同時土地交易價格也在繼續上升,房地產價格的繼續上漲是難以避免的,其對總體價格水平上升的影響也將越來越明顯。
其次,近來一些地區出現的民工荒說明勞動力成本呈現上升趨勢。據統計,2004年前三季度,城鎮就業人員的平均勞動報酬分別增長了12.5%、14.1%和14.5%。勞動力成本的上升有其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的積極一面,同時也需要我們注意可能產生的對總體價格水平的影響。
再次,為了建設和諧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我們越來越注意加強環境保護工作,要求生產企業更加注重對環境保護的投入。為了提高安全生產水平,也需要加大對安全生產的投入。這些新增投入都是十分必要的,但同時也必然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價格水平。
總之,2005年我們面臨的價格上漲問題的程度可能不會比2004年更嚴重,但是價格水平將繼續上升的總的趨勢可能對宏觀經濟平穩、快速增長產生的影響是必須予以充分重視的。我們在2005年不僅應該保持當年的消費價格上漲水平不超過4%,而且應該努力進一步化解通貨膨脹因素,為2006年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創造更為有利的環境條件。
四 政策措施建議
2005年是全面完成十五任務、為十一五發展打好基礎的關鍵一年。不僅要做好當年的工作,還要為中長期的經濟社會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因此,在進一步加強和完善宏觀調控的工作中更要著眼于注重解決一些中長期問題。
1、注重為解決中長期的經濟結構問題創造條件
目前除了投資與消費、居民收入差距、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結構問題之外,還需要注意工業內部的結構問題。2004年我國重工業增長速度高出輕工業3.4個百分點,在工業增加值的結構中,重工業所占比重高達67%,而輕工業產值所占比重不足1/3。重工業成為目前工業增長的主導,也是造成煤電油運供求關系緊張,生產資料價格過快上漲的重要原因。重工業增長具有較強的自我循環特點,因而也具有較強的慣性。工業內部結構比例失調,會加深經濟波動對經濟平穩增長的負面影響。重工業增長一旦啟動,會在一定時期內成為經濟增長的帶動力量。但是一旦重工業增長陷入萎縮,又會形成螺旋式下降趨勢,啟動起來十分困難。工業內部的結構問題和投資與消費的結構問題交織起來,在中長期內會造成供給能力沒有足夠的有效需求支持,導致生產能力過剩,出現通貨緊縮問題。
2、落實好穩健的財政政策
由擴張性的積極財政政策調整轉向為穩健的財政政策,是在新形勢下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的一項新任務,是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的重要舉措。穩健的財政政策的實行方式,不同于擴張性財政政策,也不同于緊縮性財政政策。它不是簡單地單純調控總量,而是要在總量調控的同時承擔和實現調整結構的任務。在實行過程中更要認真謹慎,密切注意執行效果,防止各種可能出現的問題,保證政策實行收到實效。
第一,目前總的形勢是宏觀經濟運行處于經濟周期的上升階段,穩健的財政政策要防止經濟運行出現重新反彈或經濟硬著陸兩方面的問題,財政政策的基調應與宏觀調控的大方向一致。面對當前物價水平上漲壓力,宏觀調控更多的是要防止通貨膨脹。而繼續發行國債的措施仍具有一定的擴張性特點,因此,穩健的財政政策在執行過程中,一方面,要注意政策轉向不能過猛,做好擴張性財政政策與穩健的財政政策的轉換銜接,實現較平穩的政策過渡;另一方面,更要把握好財政政策擴張性的度,根據形勢變化,及時進行進一步調整,繼續減少擴張性特點,弱化擴張性性質,以適應經濟周期上升階段的總趨勢。
第二,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基本上是為了解決宏觀經濟運行的短期波動問題,但是根據中國目前的實際特點,以及必須進行經濟結構調整的長期任務的需要,我們應該注意在執行穩健的財政政策的過程中,將解決短期波動與長期結構調整問題結合起來,使宏觀調控能夠產生更大、更充分的效果。目前我國宏觀經濟運行中,投資率過高、投資增長速度偏快,以致投資與消費的結構失衡的問題日益嚴重。穩健的財政政策的實行應該有效發揮其宏觀經濟政策的導向作用,推動在宏觀調控中,積極解決或改善投資率長期過高,投資與消費的結構失衡的問題,使此輪宏觀調控能夠在解決當期宏觀經濟運行問題的同時,為經濟的長期、持續、穩定、快速、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奠定較好的基礎。
第三,雖然穩健的財政政策的主要內容之一,是將繼續適當發行的國債資金用于三農、西部大開發和發展社會事業,但是從長期看公共財政對三農、西部大開發和發展社會事業的投入和支持,主要還是應該通過正常的規范的財政預算中的轉移支付來解決。總的來看,在未來的兩三年內,應該逐步繼續減少并停止發行此類建設國債,而把所需資金納入正常的財政預算中。
第四,解決三農問題、西部大開發、發展各項社會事業、構建和諧社會,是需要全社會增加投入的事情。我們應該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積極動員和爭取各方面的資金,包括政府的、社會的,國內的、國外的,而避免政府資金孤軍奮戰。只有這樣,才能更有效地解決好三農和西部大開發問題,發展好各項社會事業。
第五,自1998年開始實行擴張性的財政政策以來,累計發行的長期建設國債已近1萬億元,未來還本付息任務沉重,還本付息負擔主要集中在中央財政。因此防止出現財政狀況惡化,避免財政風險也應該是在今后實行財政政策時必須注意的問題。
3.充分發揮貨幣政策作用
在控制投資需求膨脹和緩和價格上漲壓力方面,貨幣政策能夠更有效地發揮作用。在一年多的加強和完善宏觀調控的工作中,貨幣政策確實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宏觀調控實踐中,我國的貨幣政策的間接調控機制正在逐步形成,貨幣政策的導向作用日益明顯。
為了控制投資反彈和有效抑制價格上漲壓力,目前應考慮再次釋放提高利率的貨幣政策信號,更好地發揮利率杠桿作用。從貨幣供給和需求兩方面,乃至宏觀經濟的供給和需求兩方面進行宏觀調控。特別是由于一些深層次的體制性、結構性問題的存在,目前某些行業的投資成本相對較低,獲利性較大,需要通過提高利率進行調控。此外,實際利率,特別是居民存款的實際利率基本處于低利率、負利率狀態。長期如此,不利于保護居民儲戶的利益,不利于理順經濟關系,不利于建立正常的市場經濟秩序。我們在提高利率的同時,也要采取其他必要措施解決中小企業及短期資金供應偏緊的問題,支持那些應該發展的部門的發展。
從進一步形成有效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要求來看,根據形勢需要及時調整利率可以使宏觀調控具體政策成為社會可預期的目標,更好地發揮市場機制在宏觀調控中的作用。宏觀調控能夠產生積極效果的一個重要條件,是公眾對可能出臺的宏觀調控政策的理性預期,因此宏觀調控政策應該是公眾可預測的。調控政策只有建立在公眾可預測的基礎上,宏觀調控才可能通過市場機制最大限度地發揮有效和積極的作用。當前多數宏觀經濟信號都預示著升息趨勢,提高利率應該是宏觀調控因勢利導的必然結果。我們在宏觀調控工作中,應該更加重視,努力使宏觀調控具體政策成為社會可預期的目標,以便更好地發揮市場機制在宏觀調控中的作用。
2005年是我國改革和發展十分關鍵的一年,經濟社會發展面臨著艱巨的任務。我們具備的最大的有利條件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努力構建和諧社會,不斷加強和完善宏觀調控已經越來越深入人心,成為全國各方面共同的奮斗目標。可以相信,2005年必將是又一個實現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之年。2005年主要國民經濟指標預測指標預測結果1.總量及產業指標
GDP增長率8.9
% 第一產業增加值增長率5.0
% 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長率10.4
% 其中:重工業 10.9
% 輕工業9.7
% 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率7.6
% 其中:交通運輸郵電業7.3
% 商業服務業 7.8%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
總投資規模 84400億元
名義增長率 20.4
% 實際增長率 14.9
%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占GDP的份額 54.4%3.價格
商品零售價格指數上漲率2.4
%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漲率3.4
% 投資品價格指數上漲率4.8
% GDP平減指數8%4.居民收入與消費
城鎮居民實際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率 7.0
% 農村居民實際人均純收入增長率5
% 城鎮居民消費實際增長率13.3
% 農村居民消費實際增長率5.9
% 社會消費實際增長率 6.5%5.消費品市場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0790億元
名義增長率 12.7
% 實際增長率10%6.財政
財政收入 30310億元
增長率16.5
% 財政支出 33310億元
增長率14.0
% 財政赤字 3000億元7.金融
居民存款余額 138630億元
增長率16
% 新增貸款 25600億元
新增貨幣發行 2140億元8.對外貿易
進口總額 7220億美元
增長率28.6
% 出口總額 7680億美元
增長率29.4
% 貿易順差 460億美元
《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課題總負責:劉國光、王洛林
執行負責人:李京文、劉樹成、汪同三
執筆:汪同三、沈利生、萬東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