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鄭州4月24日電
在丟失工商銀行牡丹信用卡(見本報4月22日A7版)的同時,李勇還丟了一張廣東發展銀行的廣發信用卡。在丟失后的36分鐘內,這張信用卡被人在商場冒用透支了兩萬元。事后李勇才知道,廣發信用卡在全國消費均無需輸入密碼。
采訪中,廣東發展銀行鄭州分行和工商銀行河南省分行均聲稱,信用卡消費免輸密碼的措施是“國際慣例”。但是據記者調查,如此慣例難以保證信用卡資金安全,并且這個所謂的國際慣例早已發生了變化。
銀行:免輸密碼是“國際慣例”
據廣東發展銀行鄭州分行提供的消費記錄顯示,3月26日李勇丟卡后36分鐘內,信用卡在兩家商場共被透支了20339.20元。對“廣發信用卡在全國所有城市消費都不需輸入密碼,只要在消費單據上簽字”的說法,廣發行鄭州分行稱,該行在“廣發卡客戶協議”、“廣發信用卡使用必讀”及“新的用戶手冊”中都向持卡人進行了告知。
但是,李勇卻稱,辦卡時他根本沒有領到有此類告知內容的資料。
鄭州分行還強調說,“消費免輸密碼”措施是“國際慣例”,在國外信用卡刷卡消費時都免輸密碼,以簽字認可為準。
記者體驗:胡亂簽名就能消費
據中國銀聯鄭州分公司提供的數據,截止到2004年底,我國各種銀行卡已辦理7.2億張,其中信用卡達9500多萬張,每年信用卡透支消費的金額高達300多億元,信用卡數較2003年底增長了1倍,透支金額增長了5倍。
信用卡正越來越多地走進我們的生活。那么銀行又如何保障持卡人的資金安全呢?
工商銀行和廣東發展銀行均稱,其開通的掛失電話都是24小時服務,客戶發現丟失可立即電話掛失,掛失后產生的消費由銀行承擔。但是李勇說:“東西丟失,一般都會經過一段時間才發現。有多少人能在東西丟的時候當即發現?而小偷只要幾十分鐘甚至幾分鐘就可以將信用卡中的錢全部刷完。所以僅靠電話掛失的保護作用很弱,尤其是對熟悉信用卡的小偷來說。”
此外,兩家銀行均稱,當簽字是確認的惟一憑證時,商戶收銀員應認真核對刷卡人的簽名與信用卡背面的持卡人簽名筆跡是否一致。
對此,記者在中國銀聯鄭州分公司了解到,對于接受刷卡消費的銀聯商戶,該公司會對商戶的收銀員進行培訓。培訓內容包括對刷卡人簽名的核對。但是此項培訓只有兩個半小時,并且不向被培訓者發放任何合格證。“筆跡模仿那么容易,兩個多小時能否將收銀員培訓成為筆跡核對專家?這樣的保護措施形同虛設。”李勇說。
為了解商家對簽字的核對情況,記者到鄭州市幾家大商場進行了現場體驗。結果發現,在許多商場,收銀員根本就不核對簽名,即使簽錯名字,照樣能夠消費成功。
4月4日15時許,記者和李勇的愛人李淑萍持她的一張廣發信用卡在鄭州市正道花園商廈購買了129元的商品。在商場收銀臺刷卡交款時,李淑萍在POS機小票上簽字時故意簽成了“李淑豐”,收銀員沒有核對簽名就確認了。當晚20時許,記者又隨李淑萍到鄭州市紫荊山百貨大樓購物。當記者用李淑萍的信用卡刷卡交費時,代李淑萍簽了個“李萍”的名字,結果又被順利確認。
中國銀聯提議推廣密碼信用卡
在采訪中,工商銀行和廣東發展銀行均稱,信用卡丟失后被人冒用,持卡人可向對簽字把關不嚴的商家索賠。
那么,持卡人向商家的索賠能否順利實現呢?
據《法制晚報》今年2月28日報道,北京市周女士丟失的工商銀行牡丹信用卡被人在超市消費了兩千多元,周女士以超市對信用卡消費審查不嚴為由要求超市賠償。
然而北京市海淀區法院經審理后認為:周女士保管不善造成信用卡丟失,未能及時掛失導致卡被他人冒用造成損失,具有相應的過錯,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并且,周女士的信用卡已經丟失,其不能就超市在審查簽名是否一致過程中存在過錯提供證據,因此無法認定超市存在過錯。最后,法院駁回了周女士的訴訟請求。
信用卡簽名消費帶來的問題也讓商家叫苦不迭。據央視報道,在廣州市荔灣區法院2003年8月1日一審判決的一個案件中,法院判決商家和持卡人共同承擔信用卡丟失后被透支的損失。對此,鄭州市某一大型百貨公司財務總監劉先生說:“有很多人可以將別人的字跡模仿得很像,就是同一個人也會簽出不一樣的名字來。收銀員每天收款量很大,素質參差不齊且流動性大,他們不是筆跡辨認專家,銀行將如此高難度的辨認責任交給商家,將信用卡冒用的巨大風險轉嫁給商家,自己卻推得一干二凈,對商家很不公平。”
據記者了解,早在2003年11月,廣東消委會、上海消協就曾對信用卡簽字消費風險發布過警示,中國銀聯也認為僅憑簽名消費風險太大,支持信用卡推廣密碼消費。中國銀聯稱,所謂國際慣例已發生改變。國外信用卡的簽名制度是特殊的文化背景及技術背景下的產物。在信用卡發展早期,電信及計算機技術還無法實時驗證密碼;同時,歐美國家普遍重視簽名的承諾及法律效力。事實上,國際上眾多發卡行也因此承受了巨大的欺詐損失。而密碼信用卡在國際銀行卡界的地位正逐漸上升。
作者:記者 韓俊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