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房地產商好像是把曾經與他們達成相當程度默契的地方政府給“賣”了,熱鬧一時的地荒之爭惹出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笑話。
“土地供應不足是房價猛漲的罪魁禍首”。房地產商看似抱怨的表演在普通公眾看來雖然很蹩腳,但事實上卻很薄了地方政府的面子。于是,“地價導致高房價沒有根據”成了地方政府必然的回應,盡管地方政府的這種回應顯得有些尷尬,但也表明了幾絲要決裂重新
站隊的政策意愿。
從某種意義上說,當前的房地產商與某些地方政府之間上演的地荒之爭仍然是泡沫之爭游戲的延續,只不過是爭論的一方換了主角兒,由對行業發展擔憂的學者變成了對行業監管的政府部門。但這種變化應該是讓人感到欣喜的。
在這場持續的爭論中,公眾更樂意見到要有人站出來在泡沫面前照個透視,因為當前的形勢讓人感覺對行業進行反思已經迫在眉睫,關注泡沫實際上比關注地荒更有意義。
國內某著名房地產商曾形容如今的市場像塊“燒紅的鐵”,大紅大紫的房地產業讓商人自己都感覺到了發展形勢的可怕。而現在首先需要反思的是,究竟是誰把房地產這塊鐵燒紅的?
在學者們看來,當前房地產問題從根本上說是體制問題,透視房地產泡沫的背后就是隱匿著的監管體制和發展政策弊端。
顯然,從房地產領域發展政策體制以及宏觀調控的一系列舉措來看,政府在經濟方面也確實還有值得檢討的地方。
比如,過去一些地方為了通過出讓土地和房地產開發獲取收入,專門請來一些所謂策劃人員制造緊張形勢,讓人感覺政府像是制造房地產泡沫的始作俑者。
再有,現在運行的這套土地掛牌招標拍賣出讓模式,公眾或許會理解它的本來目的是想擠開發商的利益,絕不是為了抬高房價,但政策出臺時不是作為一種體系來設計,從制度設計到運行體系和運行機制都存在著非常多的問題,有很多還拘泥于歷史,結果反而被開發商痛痛快快地給利用了,使得房價狂飆不止。
現在看來,房地產政策和體制需要檢討是肯定的,在檢討政策和體制時需要拿出足夠的膽識和勇氣。雖然一些地方政府的政策和制度在房地產泡沫上透視的結果并不是完全正面的,但金融、土地等部門近期圍繞促進房地產健康發展而出臺的一些新政策讓人感受到他們拿出了膽識和勇氣檢討政策與體制的具體行動。
不過,現實總會留下一點遺憾。房地產泡沫到該破滅的時候沒把攪和起泡沫和一心想捂住泡沫的人怎么的,卻把與泡沫不太相干的普通百姓給炸傷了,公眾成了房貸利息上調受害者,,讓人感覺不公平。這或許也是房地產新政策沒有得到公眾充分理解和支持的原因。
盡管房屋因具有商品的特征而必然形成投資空間和投機可能,盡管在房屋使用上存在一定的投資比例是合理的,但房地產行業絕不能讓公眾在最后的絕望中期待新政,生產制造房屋的最終目的應該回歸到供居住和使用的自然屬性上去。恐怕也只有如此的監管才能算作是政策和諧、健康的回歸。
畢竟,在房地產泡沫上透個全視的重要目的和結果就是要全面找出問題并徹底解決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