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睿鶇
高露潔棕欖有限公司法律及政府事務部一位女士以公司的名義告訴記者:“消費者可以絕對放心地使用高露潔產品。”這是高露潔牙膏被指含致癌物的消息傳出后,占據中國牙膏市場近1/3份額的高露潔公司首次作出的回應(4月19日《中國青年報》)。
筆者一直是高露潔牙膏“鐵桿”消費者,它是我心目中的名牌產品,名牌產品質量自然信得過。而當我看到高露潔牙膏被指含致癌物的消息后,立刻感到毛骨悚然,產生了一種被欺騙的感覺。如今有關人士出面告訴消費者,可以絕對放心地使用高露潔產品,當然是一件利好消息。但作為一名理智消費者,自然知道高露潔自己說了不算,只有權威部門如國家質檢總局表態發言,消費者才會把心放到肚子里。令人失望的是,國家質檢總局只向媒體做出這樣的承諾,將會密切關注事件進展,原因是目前我國對牙膏含“三氯生”尚無安全和檢驗標準。
高露潔牙膏的鄭重聲明,不禁讓筆者想起了前一段時間發生的“蘇丹紅”事件和“強生”事件。記得危機來臨之際,“肯德基”等不也是聲稱沒有任何問題嗎?“強生嬰兒油”中含有液體石蠟油的消息在國內引起軒然大波,許多家長異常氣憤,有的要退貨,有的要索賠。為此,強生中國有限公司也發表聲明稱,其產品純正、溫和和安全,符合中國相關行業產品標準。我想,洋品牌之所以在此類事件中如此傲慢,與中國的檢測標準滯后性有直接關系。
比如說,我國1996年出臺《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其中規定禁止將“蘇丹紅一號”作為食品添加劑用于食品生產。但10年后的今天,質檢部門稱,目前國家還沒有出臺統一的有關“蘇丹紅一號”的檢測方法和標準。再說高露潔牙膏,由于國家沒有“三氯生”的檢驗標準,只能任商家信口開河。
我們知道,沒有具體標準來衡量的企業責任,就不構成真正的責任;沒有具體檢測標準的法規,從出臺之日起便注定了危險化的后果。企業的趨利性是與生俱來的,而企業的良知,卻經不起利益最大化的誘惑。與其指責商家喪盡天良,不如反思我們國家質量檢測制度究竟出了什么問題,為何有關部門如此漠視檢測標準。
最近有消息說,日前,某研究中心主持的“中國食品安全戰略研究”課題通過了專家鑒定和驗收,專家組一致鑒定該課題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中國食品安全戰略研究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這本是一個令人興奮的消息,但筆者怎么也高興不起來。尤其目前有毒食品層出不窮,人們不禁要問,國內食品安全戰略研究國際一流,而檢測水平會是國際幾流呢?
說到底,類似頻頻發生的日用消費品安全問題,考驗著一個政府的公共管理水平和智慧。洋品牌的傲慢和無禮給我們提了個醒:這就是國內安全標準的缺失如何盡早彌補?相關檢測技術如何盡快提高和跟進?與百姓生命健康休戚相關的日用消費品安全體系的構建如何更科學、更完善?類似問題無疑都應當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曉航/編制)(來源:金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