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呼吁盡快成立信監會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4月18日 06:55 北京現代商報 | |||||||||
商報訊 (實習記者 劉杰)在昨天閉幕的“首屆全國信用體系建設經驗交流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和業界人士一致認為,目前由央行主導的個人信用體系建設的局面令人擔憂。我國信用體系建設應該走“政府搭臺,群眾唱戲”的道路,應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在征信系統建設當中的基礎性作用,盡快設立與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類似職能的信用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信監會),為信用體系建設搭建有效的制度框架。
引發業界擔憂的是央行上月15日公布的《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的征求意見稿。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北京大學中國信用研究中心牽頭組織的此次研討會也是指向于此。會議選址在人民大會堂,開幕式選在4月16日——這一天恰好是征求意見稿截止后的第一天。會議組織者所做的一切都頗費心思。 童石軍,業內人稱“信用提案第一人”,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工商聯常委。2000年以來,童石軍曾多次提出設立信監會的提案。在昨天的論壇上,童石軍表示,央行既是一個監管機構,要制定規則,本身又在信貸行為當中,是商業的主體,就像在比賽中既是裁判又是運動員。因此需要成立獨立的部門——信監會,以保障監管的公正、公平。個人信用如此,企業信用也一樣。 以北京金誠國際信用總裁王藝為代表的業界人士認為,《辦法》對中國信用體系建設,是一個負面的、消極的信息,同時也必將導致業界公司由于缺乏銀行方面的信用信息而走向邊緣化。如果另外32個和信用體系建設相關的政府部門也仿效人民銀行辦法,紛紛成立自己的信用公司,還沒等這個行業的公信力建起來,“就亂了”。在信用體系建設問題上,十六屆三中全會給出了“完善法規、市場運作、特許經營、專業服務”的十六字方針。現在的操作應該講是偏離這個方向的,一些信用信息部門的封鎖意識和壟斷行為已經非常明顯。 據了解,我國80%的信用信息分布在工商、稅務、質監、環保、公安等各個政府部門,但是由于我國沒有相關的法律,信息通常都是不向社會開放的,不僅造成信用資源的浪費,而且使得信用服務機構得不到數據,很難開展相關的服務。這些也就造成了信用企業目前的尷尬——市場龐大,但利潤微薄。 與會的專家一致認為,應該加快信用行業協會的建設,代表倡議把4月16日確定為“中國信用共建日”。此外,據童石軍透露,信用行業商會已開始籌備。但業內深切期盼的信監會何時才能成立,還是未知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