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芃 魏夢杰
又是一年春風暖。15年彈指一瞬,浦東這片520平方公里的土地已然是換了人間。桑田簡屋不知何時從視野里迅速褪去,以陸家嘴金融貿易區為核心的浦東新城區,形成了外向型、多功能、現代化的都市雛形,隨處可見的“綠、潔、暢、亮、美”的新景觀;311家中外資金融機構在此云集,30多家國內大企業集團總部、200多家創業投資、投資管理和咨詢公司
在此落戶,全球近百個國家和地區的近萬個投資項目也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這里……
然而,在浦東新區政府近期特地召開的記者見面會上,成就只被簡潔地一帶而過。浦東新區區長張學兵在他的講話里,卻不止一次地告訴大家,浦東正在向國家申報設立綜合改革試驗區,繼續擴大“先行先試”的試點,力求建立起更加符合國際慣例的經濟運行和社會發展環境。
因為浦東人深知,浦東巨變背后點石成金的力量源自于改革。而要達到胡錦濤同志2004年視察上海后對浦東提出的“在更高起點上快速發展”的目標,也只能靠改革。
“土地空轉”:61億元撬動700億元
事實上,浦東開發開放的第一步,其源動力就是改革。
那時候的浦東交通不便,發展落后,早期的零散開發并沒有帶來令人滿意的效益,只是給這片土地留下了諸如環境污染、資源浪費這樣的遺憾。黨中央和國務院作出開發開放浦東的決定后,浦東發展所面臨的第一個難題就是沒錢。“1993年浦東才有了獨立的區級財政”,浦東新區綜合經濟研究所產業經濟研究室主任崔正德回憶說,“那一年全浦東新區的財政收入也只有12億元,是典型的‘吃飯財政’,根本沒有錢搞建設。”
浦東新區政府經過反復研究、比較,最終決定采取“資金空轉,土地實轉”的創新開發方式。崔正德詳細介紹了相關程序,由政府部門按照土地出讓價向開發公司開出支票,作為政府對企業的資本投入,并成為該開發公司的國家股股東;開發公司將此支票背書后,作為土地出讓金支付,交給土地管理部門,并簽訂土地使用權的出讓合同;上海市土地管理部門出讓土地使用權后,再將從開發公司得到的出讓金(支票)收入全部上繳給財政部門。
當時浦東新區政府組建成立陸家嘴、金橋、外高橋、張江四大開發公司,作為新區土地開發組織的主體,由他們根據區域功能性質編制規劃,劃分地塊,將“生地”轉化為“熟地”進入土地二級市場,并運用轉讓的收入進行再投入、再轉讓,直到區域建成。
專家介紹說,上述開發方式并非浦東首創,但是卻在這里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以開發公司取代政府而作為開發主體,使土地的有償使用得以實現;而對土地價值的提前預支,避免了資金的直接投入,降低了土地開發成本。政府將有限的財政資金投入到基礎設施建設中,又提升了土地價值,加速了土地開發一級市場循環,進而加速了城市化發展速度。
據統計,截止到2001年土地空轉制度基本結束時,浦東共計空轉出讓了土地88.6平方公里,占同時期土地出讓總面積的80%左右。政府的資本投入達61億元人民幣,使開發公司吸納200多億元的土地合資開發資金,120多億元的土地轉讓收入,吸引800多家中外資房地產公司和總量400多億元的房地產開發資金,為整個浦東的開發建設創造了有利條件。
“陽光行政”:減管理增服務提時效
上海浦東新區綜合經濟研究所的李庭輝研究員對浦東開發開放的歷史有這么一個階段劃分:從最初到1995年,浦東主要是靠國家給的優惠政策和中央的融資來發展,1996到2000年,優惠政策相對減少,浦東也設立了自己的發展基金,這是一個過渡時期;2001年到現在,以前的各項優惠政策紛紛到期,中國加入WTO后所必須遵循的國際規則,也決定了浦東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樣把優惠政策作為吸引外來資本的誘餌。
一直銳意改革的浦東新區政府也已經考慮到了這一點。張學兵指出,創新是浦東的生命力,浦東下一步的開發開放將重點從政策優勢轉向制度優勢。浦東新區從一開始就一直在實行的“小政府、大社會”的行政管理體制,為其營造制度優勢打下了最初的基礎。
1993年1月1日,浦東新區管理委員會正式成立,時任上海市副市長、浦東新區管委會主任的趙啟正在上海市人代會上只說了3句話:“該管的事一定要管好,可管可不管的由中介機構去管,不該管的堅決不管。”浦東新區行政管理體制的改革創新,一開始就圍繞“精簡、統一、高效”為原則,旨在轉變政府職能。“小政府、大社會”這一起源于海南的組織架構體系,在浦東得到了新的詮釋:政府職能被定位于宏觀經濟的調控,培育市場、規范市場秩序。力爭在政府架構的“小而精”與其服務職能的“大而全”實現同步發展。在開發組織上,浦東率先建立了“小政府、大服務”的管理模式,較之傳統的政府模式,機構減少了2/3,人員減少了1/3,提高了政府對經濟和社會的管理效能。
從“審批員”到“服務員”,浦東轉換政府角色,大辦推進生產力的發展。早在2001年10月,浦東在上海率先改革行政審批制度,取消了292項審批事項,并改變84個審批事項的審批方式,推行“陽光行政”;以中國加入WTO為契機,從新區政府到開發小區,從行業協會到中介組織,紛紛打出“服務牌”;在全國15個保稅區中,外高橋保稅區率先實行“貿易企業登記制”,將貿易企業進區的手續由原先1個多月縮短到1天;率先實施“大通關”,空運貨物通關時間從過去的72小時縮短到6小時。張江高科技園區被充分授權,實現了“張江的事在張江辦結”的目標。由于審批環節簡化、政府服務到位,總投資超過15億美元、我國規模最大的中芯集成電路項目,從開工到建成投產僅用了13個月,創造了世界同類生產線建設的最快速度。
《國際金融報》 (2005年04月18日 第十五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