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以來,鐵礦石大幅漲價成為國內眾多產業關注焦點。包括鞍鋼新軋鋼股份有限公司在內的中國16家大型鋼鐵制造商一起拒絕接受澳洲鐵礦石供應商的漲價要求。鞍鋼總經理劉玠在接受《經濟參考報》專訪時表示,鐵礦石漲價確實也反映出國內鋼鐵行業存在失控現象。
鐵礦石漲價發出失控信號
問:
當前鐵礦石大幅度漲價是一個熱點問題,行業內外對此議論較多,您對這個問題怎么看?
劉玠:
我認為應從兩個方面來思考問題。一方面是原料的漲價會給鋼鐵企業帶來一系列的問題,當然直接的后果就是鋼鐵企業的成本上升。進口礦石上漲幅度這么大,又會反過來帶動國內礦業的激烈競爭。這引起我思考一些技術層面的問題,比如如何節約能源,如何節約礦石,提高礦石的有效利用等。另一方面,我認為這實際上發出了一個信號。礦石為什么漲價?顯然是需求拉動的。進口礦石漲價,外商有一個理由,就是和我國商品礦的價格比,說中國國內市場的價格遠遠高過他們供給我們的價格。他們過去供給的價格是每噸25美金,加上運費是300多元人民幣,而國內的礦石曾被炒到1000元一噸。外國人覺得錢被中間商賺去了,他們說,“與其讓中間商賺錢,還不如我把價格漲上來。”礦石漲價,煤漲價,涉及到原料普遍都在漲,反映出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鋼鐵工業的發展,某種程度上存在失控現象。國家采取的宏觀調控政策,特別是對水泥、鋼鐵、電解鋁的控制,必須堅持下去,而且要采取強有力的措施。我認為現在要著重解決兩個問題,一是礦產資源的保護。鐵礦是不可再生資源,是非常寶貴的,挖完就沒有了,但一些沒有開礦實力更沒有開礦技術的企業,采取一種破壞性的掠奪性的開采方式,把大量寶貴的資源都破壞掉了。二是亂開濫采嚴重破壞環境,破壞生態平衡,這就不僅是浪費資源的問題了,危害更大。
保護資源 任重道遠
劉玠:
科學地、可持續地、有效地利用這個資源,這是擺在我們面前最主要的課題。如果把這個資源輕率地毀掉,那就是犯罪,我們的生存之根就動搖了。所以我們向國家、省、市領導強烈呼吁,要保護我們的礦產資源。遼寧省委書記李克強同志指出:“5000萬噸以上儲量的礦山要統一開采,必須要保護鞍鋼。”這是領導的遠見。保護資源還有戰略上的考慮。1995年我到鞍鋼時,鞍鋼非常困難,資金十分緊張,我們有一個礦山改造項目,計劃投資40億,當時已經投入了26個億,沒有錢,我想停下來。國家領導人告誡我,我們國家礦產資源不多,如果再不下大力氣建設好,不考慮到戰略儲備,那我們就會很被動。因此,想到鞍山地區的礦藏占到我國鐵礦總儲量的1/4以上,我就感到責任重大,必須科學地、最大限度地利用好這些資源,這方面的路還很遠、很長。
問:
關于礦石的亂采濫開,鞍山地區也有這種現象嗎?
劉玠:
有啊,我剛才說的一個礦20多家在采,就是在鞍山地區。最近在遼寧省委、省政府、鞍山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我們通過法律程序保護了這一資源,現在還來得及,再過一段恐怕就來不及了,資源全被破壞掉了。當然我們也付出不小的代價,但為了保護資源,我認為值,作為國有大企業,應該有這種責任感。
問:
對于加強調控方面您有何具體建議?
劉玠:
我在今年兩會期間提出建議,鋼鐵產業的準入規則應該盡快出臺。就好比球賽,你總要在省里打出名次,才能參加全國比賽,在全國出類拔萃,再到國際上去打。如果不管什么水平,都到國際上去打,那肯定是一個亂七八糟的比賽。我們搞鋼鐵行業也一樣,必須遵守一定的規則,要有一定的技術力量,有一定的資金投入,有一定的環保要求,還要有一定的從業業績。我認為這才有利于國家整體發展,這也是國際上的一種通用規則。我在一個地區看到這樣的現象,拉鐵水的汽車在高速公路上跑,有的鋼廠煉鐵能力不夠,就這里收一點,那里收一點,把那些幾十立、一百立小高爐煉出的鐵水收起來,往煉鋼廠轉爐里一送,他倒是節約了,但資源浪費了,產品質量無法保證。另外,在高速公路上運鐵水,是非常危險的,說起來也十分可笑。這種混亂的局面收拾起來十分困難,應該盡快引起國家的高度關注。
鞍本聯合還未提上議事日程
問:
現在關于“鞍本聯合”的議論比較多,鞍鋼、本鋼同在遼寧,能聯合我們認為是一件好事,這件事現在進展究竟如何?
劉玠:
我也希望通過你們向社會公眾做一個宣傳。鞍、本聯合這件事中央領導非常關心,非常重視,希望鞍、本能創造條件重組,態度是明確的。國際上大鋼鐵企業重組并成功的事例很多。隨著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加快和發展,鋼鐵企業尋求強強聯合,組成更大的鋼鐵集團,以便能夠抗擊市場風浪,這個道理大家都清楚,船大了,抗風浪的能力就強了。鞍鋼和本鋼都地處遼寧,直線距離也就100多公里,鞍、本聯合有自然的條件,有利于鞍鋼的發展也有利于本鋼的發展,更有利于遼寧冶金工業的發展,從長遠看是正確的。需要看到的是,聯合還要有一定的社會條件。兩個原來不同的企業,出資人不完全一樣,目前的發展狀況也不完全一樣,還有一系列問題沒有解決。比如說廠辦大集體的問題,企業辦社會問題,國家已經有明確的意見,希望盡快解決,但就目前情況看,有的解決了,有的還沒有解決,解決的進程也不一樣;再比如,鞍鋼是中央企業,本鋼是地方企業,稅收的問題、利益的問題怎么解決還沒有定論,因此說,鞍本的重組還需要一個過程。很顯然,這些問題不解決,聯合是不可能的,但這些問題什么時候能解決,我說不清楚,這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不是說哪一個單方面就能解決的。
問:
今年初,米塔爾集團收購“華菱”,近來又傳出阿塞洛鋼廠現在正在和青鋼談判,也要進入中國市場,您怎么看?
劉玠:
與國外的合作,有兩個主要目的:一個是引進技術,一個是引進資金。比如說寶鋼和新日鐵的合作,屬于強強聯合,技術上的優勢會體現出來;我們和德國的蒂森·克虜伯合作是因為克虜伯的轎車板技術世界領先,我們需要他們的技術。我覺得這種合作是雙贏的。那么華菱被米塔爾收購后會得到什么呢?技術?資金?我實在說不清楚。
問:
這些合作會不會加劇中國鋼鐵企業的競爭?
劉玠:
我認為一個企業能不能在市場上占有主動地位,會不會被打垮,不在于對手,而在于自己———不在于對手多么強大,而在于自己怎么應對,這是很重要的。我相信你們也會同意我這個觀點,往往是自己把自己打垮。(陳光明王旭楊大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