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正在經歷美國對華反傾銷的關鍵一仗。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已對我畫布生產企業立案調查。此案是中國紡織業在“后配額時代”遭遇的美對華首起反傾銷案,“其示范效應不容低估。”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有關人士說。
據商會人士介紹,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接受了美國畫布生產商TaraMaterials于本月初提出的對中國畫布的反傾銷立案申請,并將在下月中旬就“損害”做出初裁。
TaraMaterials同時還向美國商務部(DOC)遞交對我畫布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的申請,DOC將在本月20日作出是否受理的決定。商會人士稱,由于該公司在當地頗具影響力,因此DOC很可能會接受其申請,對此案展開調查。
“涉案的10余家企業中,無錫鳳凰畫材和寧波康大決定應訴,眼下兩家企業正緊張備戰對損害的抗辯。”上述商會人士同時透露,美方進口商已聘請當地律師籌備抗辯事宜,因此中方的兩家企業將加入其美方盟友的陣容。
“我們一定會努力應訴,若失敗的話,我們1000多名員工中將有1/3面臨下崗。”鳳凰畫材總經理鄒彬坦言。鳳凰畫材直到去年下半年才真正打開了美國市場。
以涉案金額看,調查期內(2004年下半年)600萬美元的涉案金額并非大數目,但此案卻有非比尋常的意義。“這是‘后配額時代’美方對我紡織品的第一起反傾銷案,其備受各界關注的原因是其具有的示范效應。”商會人士解釋說,若美方能在此戰中勝出,一定程度上將鼓舞其業界頻頻使出“反傾銷”利器來“限制”中國產品。而由此帶來的“連鎖效應”是,歐盟等其他國家地區的爭相效仿。
有專家表示,同美方發起的“特保”攻勢相比,“反傾銷”對“中國制造”的殺傷力更強。因為前者僅僅是對中國產品的進口數量施以一定限制,后者則可能因為高稅率而使中國產品被逐出美國市場,在5到20年內不得其門而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