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億浙資外投轉向 浙商重歸實業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4月16日 11:30 中國經營報 | |||||||||
當人們還沉浸在對房價漲跌的爭論之時,一部分精明的浙江投資者已經開始從戰略上考慮如何應對“后房產暴利時代”的來臨。與此同時,不斷上揚的基礎原材料價格則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浙江投資者,在一升一降的走勢對比中,總量高達5000多億元的浙商省外投資,開始在走向上發生一系列微妙的變化。 從“炒房”到“炒煤”、“炒油”
“只要政府想控制房價,就一定能控制得住。”來自溫州的李先生在上海投資房地產已經四年多了,他對政府的調控能力深信不疑。李先生向記者分析說,既然中央有決心讓房地產業“健康發展”,中國房地產業的暴利時代恐怕將一去不復返。 目前,李先生正在為自己1000多萬元的資金尋找退路。李先生告訴記者,初步的想法是轉投基礎原材料產業。 李先生并非突發奇想。其實早在房地產業受到調控之前,便有一批溫州人開始涉足石油、煤炭、鋼鐵等投資項目,尋找房地產業之外的投資樂土。 據新疆浙江企業聯合會溫州商會介紹,目前在新疆購油井建煉油廠的溫商正在劇增。有消息說,溫州人目前在新疆已控制約120口油井,投資總額在18億元以上,如加上后續加工的煉油設備等投資,溫商在新疆石油領域的投資額將超過50億元。此外,成品油進口也是溫商在新疆投資的另一渠道,兩者相加的金額將近百億元。 此外,有關“溫州炒煤團”的種種傳聞也一直不絕于耳。為正視聽,溫州市政府有關部門專門為此發出一份《關于溫州人投資山西煤炭產業情況的調查》。這份調查統計,溫州商人在山西煤礦累計投資約30億元,年總產量2000萬噸。 調查稱,許多溫籍投資者承包煤礦后,投入大量資金改造生產技術,提高出煤量,加上目前投資山西煤炭的市場風險不大,投資贏利可觀,所以一般在兩三年間能收回成本。 浙江省私營民營企業協會秘書長潘立生早已注意到了這個投資變化:“可以想像,溫商將在全國乃至國外掀起另外一輪投資風暴,除了煤炭,還有石油等。浙江商人,尤其是溫州商人,市場眼光比較獨特,先入為主往往意味著獲得較高的回報率。” 李先生告訴記者,對“炒油”、“炒煤”的事情他也早有耳聞,但當時守著房地產這個“聚寶盆”,自然不作他想,“不過現在形勢不同了,必須多做幾手準備。” 投機心態收斂 浙商回歸實業 其實,早在今年1月底,浙江銀監局公布的一份《關于浙江企業省外投資情況的調查報告》,已經首次對該省外流民資涌入全國各地房地產市場“造房”的現象表示了擔憂——認為近一半的外流民資投資房地產存在較大政策性風險。 該報告首次為人們勾畫出浙商省外投資的基本輪廓:截至2003年年底,浙江約有400萬人在省外投資創業,占該省總人口的十分之一,投資總額約5300億元,2003年對外投資共實現銷售收入1萬億元。 在這5300億元中,約有3000億元來自3.3萬家浙江企業。而在接受問卷調查的省外投資的浙江企業中,有49.57%的企業投資于房地產行業。顯然,企業省外投資項目中,房地產投資占了絕對優勢。 浙江銀監局的一名官員對此則表示擔憂:“有些企業將主營業務的流動資金投入房地產,甚至通過銀行融資再進行投資,會給企業帶來一定風險。” 溫州市銀監分局不久前曾問卷調查過100家溫州企業,他們發現,在這100家企業中,有32.56%的企業用溫州銀行的貸款填補省外投資的資金缺口。而金華市銀監分局發現,該市部分企業甚至大量進行民間借貸,以滿足企業在異地投資快速擴張的需要。 然而,中央著手進行的房地產業調控卻使炒房資金發生了一定的逆轉。據記者了解,有部分浙企對房地產業的投機心態已有所收斂,準備選擇適當的時機從房產上抽回資金,以便規避風險,更好地經營自己的企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