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制造企業正迫切希望在“中國制造”中分一杯羹。
龐巴迪運輸集團總裁安德烈?那瓦利在為中國發展高層論壇準備的發言中毫不掩飾地說,中國政府應該允許在本地已形成生產能力的國外供貨商同國內制造廠商競爭。
這位在制造業領域與中國合作20余年的公司的負責人說,從他們的經驗來看,世界各
經濟大國的制造業的發展歷程一般分為三個明顯的階段。第一階段,以國內需求為主,進口處于低水平;第二階段,為滿足出口需求而開展外來專門技術的轉讓,國內生產能力隨之增長;第三階段,以結構變革為主,這一變革受國內外參與者迅猛的革新和激烈的競爭所推動。
“中國的制造業正處在十字路口上。”安德烈?那瓦利說,中國制造業正在從第二階段向第三階段的過渡。下一步更高層次的發展不僅取決于國家確定的優先發展方向,而且還取決于受國內激烈競爭和國際廣泛合作推動的結構改革。
在安德烈?那瓦利看來,改革就是中資或外資中小型企業,能暢通無阻地與國有企業在中國經濟所有非敏感領域展開競爭,從而滿足國內需求和出口需求。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提供的數據表明,我國制造業占GDP的比例為36.8%,遠高于發達國家的19.3%、發展中國家的20.3%的水平。或許正是這樣的發展速度使得龐巴迪運輸集團這類跨國制造企業要參與競爭。
中國工程院院長徐匡迪說,制造業至少目前仍然是我國經濟高速增長的發動機,但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有相當的差距。比如,產品以低端為主,附加價值不高,勞動生產率低。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報告也指出,我國制造業產品在國際分工中處在低端位置。國內企業只能在產業鏈的低端位置獲取少量的加工費用,增加值率被限制在較低水平,而相應地實現經濟增長投入的物耗、能耗也比發達國家高得多。
在這個被跨國制造企業稱為“十字路口”的年代,中國制造往哪里走?專家擬定的思路包括增強制造業的創新能力,提高制造業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等。
要提升產業的創新能力,專家建議應針對某些重要的戰略性產業以及具有重大應用前景的關鍵性高技術,建立國家重大產業技術攻關計劃,并積極吸收企業參與,甚至吸收國外機構、企業的參與,形成產學研相結合、開放式的攻關體制,力爭有所突破;要采取鼓勵性措施,吸引外資公司將研發中心進入甚至轉移到中國;在知識產權保護、科技人才培養等方面形成好的環境,促進更多的外資研發機構進入。
專家還建議,國家應制定從制造業大國向制造業強國轉變的戰略;在全球價值鏈分工當中逐步提升地位,轉變在分工中處在低端的狀態,由加工組裝型向精密制造型升級,由粗加工向精加工升級,提高產品的附加價值,鼓勵發展國產品牌。來源:中國青年報
(信息來源: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子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