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天下保險》?2004年12月31日登載來自學界的一篇評論文章《淺議我國出口信用保險制度的改革》,文中提到“獨家經營是我國出口信用保險發展滯后的根本原因”,引起業界特別關注。作為該文談論的主要對象,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的有關方面日前對此作出回應。
“關于獨家經營問題,如果我們作深入分析就會發現這只是一種表象。事實上,有些
國外的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早已通過變通的方式在我國從事出口信用保險。此外,我國銀行業推出的保理業務和福費廷業務也和中國信保的相關產品在功能上有相當的相似性!
目前,我國出口信用保險支持的出口占一般貿易出口總額的比重(或曰對一般貿易的支持率或滲透率)遠低于英、日等發達國家,也低于伯爾尼協會成員約10%的平均水平。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首先,我國出口信用保險事業起步晚、時間短。早在20世紀初,英國等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就開始開辦出口信用保險。在亞洲,日本于1930年開辦,韓國于1969年開辦,即使像印度等這樣的發展中國家也在我國之前于1957年開辦了出口信用保險。相比之下,我國于1988年才開始開辦這項事業。因此,我國有關社會各界對出口信用保險的認識、了解、熟悉和運用程度均比較低。
其次,在發展初期未得到足夠的重視。我國的出口信用保險最早由原中國人民保險公司于1988年開辦,1994年中國進出口銀行成立后也開始開辦此項業務。然而,由于此項業務在這兩個機構并非主營業務,故并未得到足夠的重視;因而從1988年直至2001年這十幾年間,我國的出口信用保險事業一直發展比較緩慢。
目前,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雖然是在獨家經營出口信用保險,但其經營模式卻并非外界有些方面所誤認為的非商業化經營模式。在國務院批準的《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章程》第四章中明確規定:“公司經營方式是,按照商業化方式運作,獨立核算,保本經營!卑凑者@一規定,中國信保自成立以來始終堅持市場化運作的原則,根據市場需求,積極開發滿足外經貿企業需求的新產品,形成了包括短期險、中長期險、海外投資保險、擔保等在內的系列化產品,現已能為外經貿企業提供包括風險保障、政策支持、貿易融資、商賬追收、資信評估等在內的多元化服務,客戶的滿意度不斷提高。正是因為始終堅持商業化運作,中國信保才使其客戶群由成立之初的幾百家增加到現在的數千家,且與客戶的關系不斷深化,已從買、賣保單的單一關系逐步發展成為長期、穩定的深度合作關系。
關于獨家經營問題,如果我們作深入分析就會發現這只是一種表象。事實上,有些國外的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早已通過變通的方式在我國從事出口信用保險。此外,我國銀行業推出的保理業務和福費廷業務也和中國信保的相關產品在功能上有相當的相似性。因此,從本質上看,中國信保并非是在進行獨家壟斷經營,其費率水平也并非是壟斷高價。通過與國際上的出口信用機構(ECA)的費率水平比較我們發現,中國信保的許多產品的費率水平不是高于而是低于國際平均水平。
根據國內外出口信用保險的實踐,應按照市場的可接受性而非某種人為的標準來界定出口信用保險的性質。按市場的可接受性,可將出口信用保險分為商業性和政策性兩大類。凡市場可接受的出口信用風險,可將其歸為商業性出口信用保險;凡市場不接受的出口信用風險,可將其歸為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險。對于商業性出口信用保險,可由商業性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經營或由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在其自身的公司賬戶下經營,盈虧自負。對于商業性保險公司不愿或不能從事但出于國家外交、外經貿、產業、財政、金融等戰略利益必須提供的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險,則由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經營,其經營后果最終由國家財政承擔。作者:譚健(作者單位: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國際金融報》(信息來源: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子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