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河南省農調隊統計,由于去年以來棉價大跌,許多農民不愿種棉,今年河南種棉面積將減少236萬畝,較上年下降17%。河南省農調隊專家分析說,1998年國家放開棉花市場后,棉花生產一直極不穩定,跳不出“周年波動”怪圈。一旦國內棉花緊缺,紡織企業就大量進口,從而拉高國際、國內市場棉價;到第二年,受漲價信號趨動,棉農開始擴大種植面積,又造成新的過剩,如此循環往復。
記者在豫東棉區采訪,聽到棉農們說,這幾年棉價大起大落,像“過山車”,農民坐暈了頭,今后說啥也不種棉了。去年麥播時,西華縣奉母鄉溝東村農民王愛國預留了4畝棉田,眼下,他正忙著改種小辣椒。王愛國說:“去年棉價最高時每斤籽棉能賣3.1元,今年2元錢一斤沒人要。自1998以來,棉價漲一年跌一年,農民總跟不上趟,今后不打算再種了。”棉價大起大落,致使河南棉花收購、加工企業損失慘重,不敢入市收購,從而加劇了棉花市場的低迷。據方城縣農調隊調查,目前,方城縣4家國營棉花加工企業棉花收購量比去年同期減少41%,而調查的50個植棉戶中,一斤棉花未賣的有31戶。
據了解,我國是世界產棉大國,年植棉面積7000多萬畝,占世界總產量的四分之一。我國棉花產業涉及農民近2億,相關的紡織與服裝加工業每年出口創匯500多億美元。在國民經濟發展中地位舉足輕重,在國際市場上有著巨大競爭力的紡織工業,其基礎為何如此不穩?專家指出,一是棉花市場流通體系不健全,二是沒有建立功能齊全、覆蓋面廣的市場信息網絡,三是沒有棉花價格保護制度。
河南省供銷社一位專家說,過去,我國棉花實行專營,由棉麻公司一家收購,1998年放開棉花市場后,棉麻公司基層收購網點大部分進行了改制,作為“大棉商”的國有棉麻系統基本解體;在許多棉區,私商小販成了棉花市場收購主體。由于受到資金規模限制,私商普遍沒有倉儲設施,收棉講究快進快出,導致整個棉花流通市場上沒了“蓄水池”,也沒了價格“穩壓器”。雖然國家也成立了棉花儲備公司,但規模偏小,只能應急,不能調控市場。
西華縣逍遙鎮黨委副書記白義東說,棉花生產大起大落,關鍵是政府的引導機制不完善,突出表現在沒有建立功能齊全、覆蓋面廣的市場信息網絡上。上級總要求基層干部給農民送信息、指導生產,但國內棉花市場已于國際市場聯動,情況復雜,基層干部根本把握不住。雖然國家建立了棉花期貨市場,但畢竟離農民和基層干部太遠。建議國家有關部門建立一個包括棉花在內的農產品市場分析系統,及時公布權威市場信息,讓農民也能“抬頭種地”,不再“看去年的市場,種今年的田”。
中國農科院棉花研究所李付廣說,美國棉花之所以能長期保持穩定產量,是因為美國政府投入了巨額補貼。據美國農業部數據,1999年8月至2003年7月間,美國為棉農提供了約124.7億美元的補貼,而同期美國棉花的產值是139.4億美元,補貼率為89.5%。我國雖然不可能達到這么高的補貼率,但適當的補貼是應該的。建議國家從農業減災基金、棉紡織品出口退稅中提取一部分資金,建立棉花生產風險基金,在市場波動年補貼棉農,從而穩定棉花生產。
中國農科院棉花研究所專家認為,2005-2006年度我國棉花市場的總體情況可以概括為:需求增加,產不足需,庫存下降,價格回升。棉花產需矛盾又將趨于尖銳。
(信息來源: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子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