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蘇培科
今年元月,西安股民何畏向中國經濟時報投訴稱:“國信西安營業部近幾年來以造假、變相融資、合同欺詐等方式,騙取客戶資金多起,現在已有多名客戶與公司發生糾紛。”
2004年,該營業部在陜西省所有證券營業部中交易量排名第一。作為其客戶,何畏的
投訴是否屬實?記者專程前往西安對此進行了調查采訪。
“借款炒股”引發糾紛
據何畏敘述:“2003年4月14日,國信證券西安營業部工作人員叫我融資,條件是年利率10%,半年清償一次利息,于是我就簽了一份60萬元的借款協議書。但簽協議時我發現資金方是一位叫毛××的人,而且資金是打入另一個叫余紅嚴(資金賬號8223)的名下,這兩人我根本就不認識。營業部工作人員將對方已簽好名字的借款協議書拿來讓我簽字。現在回想起來,毛××的簽字是否他本人所簽,我至今仍不得而知。”
根據協議,何畏有權自主使用“8223”賬戶中的資金進行證券投資,但到期必須保證歸還對方本息,如果該賬戶資金不足則以何畏的“1176”賬戶的資金補足。而且協議履行期間,何畏必須確保“1176”和“8223”兩個賬戶的市值總額不低于96萬元,否則對方有權將這兩個賬戶中的股票全部平倉。何畏同意授權對方向營業部下達平倉指令。
此次“借款融資炒股”到期后,何畏按照協議條款執行了還款程序后,又于2003年12月1日再次簽訂了一份為期一年的《借款協議書》,資金方仍然是毛××,這次資金打入了另一個叫張正敏的第三方股東賬戶名下。
由于行情的持續低迷,何畏“1176”賬戶上的297399.27元被用于還本付息,加上自己的股票虧損,僅剩十幾萬元的余額,虧損高達90%以上。
何畏說:“在心情極度難受之時,通過學習相關法律,我發現當初簽訂的這兩份合同現在看來根本就是違規、無效的,這是營業部以欺詐的方式騙取投資人簽訂的沒有法律效力的合同書,而且這是一項變相的違規融資。當時主要是由于對證券公司的過度信任,而糊涂的簽訂了《借款協議書》。”
2005年2月7日,何畏向陜西省證監局遞交了一份檢舉信。何畏在檢舉信中聲稱,國信證券西安營業部從2000年開始,利用客戶和其工作人員等關系網,在外縣農村收購來大批的農民身份證復印件,用這些收購來的身份證復印件辦理了數以千計的股東代碼卡,用這種偷梁換柱的手法造假,為其向客戶融資和法人以個人名義炒股,做好了充分的前期準備工作。(何畏說,當時他本人也幫助營業部辦理了幾十個這樣的股東代碼卡。)在檢舉信中何畏還稱,營業部在他本人不知情的情況下,多次修改、重置、凍結他的資金賬戶和密碼。
何畏還告訴中國經濟時報,目前國信證券西安營業部像他這樣的案例不少。
2003年4月16日,國信證券西安營業部客戶廖芝蘭也簽訂了一份借款協議書,她的借款方是慕靜,資金打進第三方股東王一婷的“8018”賬戶。在資金到期后,廖芝蘭又與資金方在2004年4月16日簽訂了延期半年的《借款補充協議》及授權委托書。由于股市行情低迷、賬戶虧損,而廖芝蘭又未及時“還款付息”,王一婷以違約為由將廖芝蘭告上法庭。
廖芝蘭在法庭上進行了反駁,她認為:第一、2003年4月16日簽訂的《借款協議書》并非原告(王一婷)本人簽字。第二、協議簽訂后,原告(借款人王一婷)并未付給被告(廖芝蘭)50萬元現金、存折或支票借款,而且廖芝蘭也沒有任何簽收,沒有借據收據為憑。相反,原告(王一婷)自始至終享有資金占有、使用和股票處理的權利。所以這個(借款協議)行為存在明顯的欺詐性。第三、慕靜以協議約定的平倉線和監控為由,套取廖芝蘭本人賬戶“3068”交易密碼,在廖芝蘭未知情下進行多次證券交易。
廖芝蘭說,在“3068”賬戶被對方私自操作的情況下,她于2004年10月16日給營業部發了一份聲明:從今日起凡本人資金賬戶“3068”的證券交易資金存取及證券賬戶交易密碼和資金密碼變更及股票買賣等行為均由本人廖芝蘭行使,其他任何人無權代理本人行使這些權利。在發聲明之前,為了保全“3068”賬戶的資金和股票,她修改了“3068”的交易密碼。10月26日,她又向國信證券西安營業部發了一份律師函:稱授權委托條件不成立、廖芝蘭已經遞交了聲明、雙方發生了借款糾紛、已向法院起訴,建議國信證券西安營業部同等對待資金賬戶“8018”與“3068”,等待法院最終裁決。
“但在2004年10月26日,在我毫不知情、向營業部發了聲明的情況下,我的‘3068’賬戶密碼被修改了,自己的股票被平倉了。因此我認為國信證券西安營業部后面的行為已構成了違規,嚴重侵犯了我本人的合法權益。”
除了上述投訴者和當時發生“糾紛”的3名客戶外,還有一些同樣發生“借款炒股”行為而未“鬧事”的投資者。他們雖然已經按照借款協議書執行了還款義務,但也在觀望,等待著這幾位發生糾紛客戶的處理意見。
“T+0融資”?
記者在國信證券西安營業部調查采訪時,另有4名客戶反映:“國信證券西安營業部以往的確存在融資行為,而且經常通過減免交易傭金等手段鼓勵我們頻繁交易。2004年1月30日TCL集團整體上市那天,由于營業部的委托系統沒打開,我們無法在集合競價中成交,并且凍結了我們的資金無法繼續追買,于是營業部對有些客戶采取減免傭金,但對部分客戶實施‘1:1的融資’,假設你賬戶有100萬元的市值,你可以在每天早晨申請營業部再打進100萬元,隨時購買股票,但是在每天15點收盤前,你的賬戶必須要保持100萬元的現金供營業部劃走,這就是國信西安營業部所謂的‘T+0融資’。”
“營業部每天早晨把這個錢打進了你自己的賬戶,如果你全部買成股票不出來怎么辦?”記者問。
“不出來是不可能的,營業部的工作人員在每天收盤前半小時就來催,讓趕緊拋售股票,騰夠融資的部分,如果不清理股票就必須要補齊所欠的資金缺口,否則營業部就不給繼續融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客戶說。
“如果你把資金劃跑怎么辦?T+0融資對你有什么好處?”記者問。
“他們每天都有專人監控,而且賬戶可能都是凍結的,根本劃不走。當初主要是想購買新股或者賬戶中有股票,不想在早晨拋掉就可以動用融來的資金購買股票,然后下午再清理自己T+1的股票。但做了一段時間后發現,這樣非常的被動,每天都在頻繁的進出,每天都算賬拋股票,而且來來回回的交易手續費就成了虧損的直接原因,反而給營業部擴大交易量作了貢獻。”這位客戶說。
“早晨打進你賬戶的資金到底是誰的?”記者問。
“這個資金肯定不是營業部自己的,如果是自己的為何要在每天下午必須收回?可能是挪用其他客戶的保證金,因為很多券商已經暴露挪用客戶保證金的情形都是如此,他們都是采取‘拆東墻補西墻’的方法在每天挪用客戶閑置的保證金,在每天下午收盤前再及時還回清算,這樣就神不知鬼不覺了。”這位客戶回答。
求證
客戶投訴引發出諸多疑問:營業部收購大批農民身份證辦理股東賬戶是否屬實?其用途何在?營業部是否變相違規融資?是否私自修改客戶密碼、凍結客戶資金賬戶?客戶反映的T+O融資是否合規?
3月25日,記者向國信證券經紀事業部副總經理柯兵求證此事。他說:“據我了解,目前西安營業部是有幾名客戶鬧事,我們總部已經派了工作組去調查,去和股民溝通。”
3月28日記者再次詢問柯兵先生時,他說:“據總公司了解,這是客戶間的融資、借款,不是公司出資給客戶融資,因為我們公司有‘九不準’規定,做三方監管國信與其他公司相比,數量不大,而且是在股民自愿的情況下進行的,協議也是他們自己簽訂的。私自修改客戶密碼和凍結客戶資金是不可能的,我們如果真的這樣做,他們早就去告我們了,我們鼓勵他們走司法途徑,但為什么他們不愿通過司法的途徑來解決?這些都是他們的猜測,沒有法律依據。至于T+0融資的事情我還沒聽說過,我們再核實一下,具體情況你可再聯系一下西安營業部。”
接著記者撥通了國信西安營業部總經理曹芳麟的電話,他說:“這根本就不是一個三方監管,你見到三方協議了嗎?你看到營業部簽字了嗎?這是客戶間的融資,不是我們給他們融資,是他們之間的民事糾紛,發生這個事情和我們營業部沒關系,主要是他們借了錢之后這兩年行情不好,賠了錢不舒服,于是有些股民向證監會舉報我們,但之后我們向監管部門作了積極的匯報,現在監管部門正在查。這是他們之間簽訂的雙方協議書,這個協議書他們自己都說沒有法律效應,打官司打不贏,所以他們不愿意走司法途徑。至于修改密碼是我們接受客戶的委托命令才執行,并沒有私自修改。有些客戶說他在借款的時候沒見過資金方,你想可能嗎?有人會把幾十萬、上百萬的錢借給一個沒見過面的人,這不是滑稽嗎?T+0融資我沒聽說、沒操作、也沒經手過,因為我來這個營業部時間不長,在我的任內絕對沒發生過一筆。”
疑惑
記者拿到的借款協議書的確是個人名義簽訂的《借款協議書》和給證券公司的《授權委托書》,沒有發現證券公司的任何簽字和蓋章痕跡。但借款協議書的第十七條中卻寫著:“本協議一式三份,甲乙雙方各執一份,提交證券營業部保留一份,具有同等效力。”既然是一份雙方協議書,為何提交證券營業部保留的那一份具有同等效力?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這些客戶個人間借款的《借款協議書》文本無論是格式、條款都驚人的一致。難道僅僅是不謀而合?根據客戶反映,借款之前大家大多都互不認識,都是營業部在“牽線搭橋”。記者從投資者提供的有關材料中發現了前述案例中“借款方”慕靜的聯系方式,于是就撥通了這位當事人的電話,并表明了身份,而慕靜以“我不想說也不愿意說”為由拒絕了記者的采訪。
在廖芝蘭給記者一份手寫的證明書中,國信證券西安營業部經理××證明:2004年10月16日的確收到了廖芝蘭的聲明,后經總經理審批后由財務部歸檔。
“為何在廖芝蘭本人聲明的情況下,營業部仍對其賬戶執行了修改密碼和股票平倉?”記者問。
4月6日,曹芳麟回答:“我未見到她的聲明,而且他們之前有授權委托的,她單方聲明無效,我們在執行原委托指令。”
當記者就整個事情和所有疑惑和陜西省證管辦機構處王處長交流時,他說:“事情我們正在調查之中。”
解釋
國信證券認為投訴客戶是一時激憤,很多情況與客戶投訴不相符合。
3月30日,國信證券經紀事業部魏浩田向中國經濟時報解釋說,他曾經過多次就此事前往西安調查了解,主要是客戶間進行的融資,國信證券并沒有參與,公司有個大客戶,有幾千萬不想自己做股票,想放出去收取固定回報,公司可能當時在其中牽過線,合同條款完全相同可能是公司幫助給客戶提供的現成文書,牽線搭橋、服務客戶也沒有問題,修改密碼是在《授權委托書》的前提下和客戶的請求下進行的,不存在私自修改。但融資、借款并不涉及國信西安營業部,也沒有進行第三方監管,減免交易傭金是在執行浮動傭金制的合理經營,挪用客戶保證金更不可能,T+0融資交易有待進一步調查核實,之前公司從未聽說過。
他說:“由于這兩年的股市行情不好,客戶借款炒股都發生了虧損,這些借款客戶不想還款,也不愿意讓出資方平倉,于是找各種各樣的借口與證券公司鬧,有的客戶也向陜西當地的證監局投訴,我們和證監局溝通過,我們并沒有像客戶投訴的那樣運作。因此我們堅持讓客戶用司法途徑來解決,按法律認定結果來執行。”
4月4日,魏浩田給中國經濟時報打來電話說:“根據我們了解,‘T+0’是有這么回事,有四五個客戶,但我個人始終不認為這是違規融資、挪用,這是調整資金可用數,因為收盤前余額不變,所以這是營業部的資金軋差行為,你可以了解一下其他證券公司,他們都是這樣的做的。”
曹芳麟說收購身份證、辦理股東證是為了機構資金的申購使用,這是以前典型的“拖拉機賬戶”,這個業內都是這樣做的,現在證監會正在清理這些賬戶。
“T+0”軋差算不算融資?究竟誰在隱瞞事實?事態會如何演變?本報將繼續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