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 越/文
中國紡織業剛剛走進無配額時代,意料之中的喜訊如期而至: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公布數據顯示,今年1月,全國紡織品服裝出口82.3億美元,增長29%。但壞消息也接踵而至:歐盟和美國兩大市場,巴西、埃及等國幾乎同時要求對中國紡織品進口設置障礙。
長期以來,在配額體制的框架之下,中國紡織服裝業一直面臨著范圍最廣、最為嚴格的配額限制,承受著比其它供應國家和地區更嚴峻的競爭壓力。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紡織品服裝生產和出口國,近年來,由于管理水平和生產技術的提高,我國產品的質量顯著提升,交貨期大大縮短,尤其是部分類別的配額取消后,配額成本的消失,使得中國產品相對于其它供應國和地區的競爭優勢明顯提高。盡管有關部門預先制定并實施了部分紡織品出口的加稅政策,但并未有效控制住國內紡織企業巨大的生產能力和出口欲望。中國紡織品商品出口比拼的是價格,一些企業僅僅依靠廉價的勞動力、低廉成本取勝。有關數據顯示,自今年元旦起取消紡織品出口配額后,紡織品出口依然出現“井噴”現象。因而遭遇“封殺”也就在意料之中。而且這種“封殺”尚屬起步階段,高懸于中國紡織企業出口路上的利劍還有無數。
面對高懸的利劍,中國企業彷徨過也退縮過。但是我們這次看到,面對前不久歐盟向來自中國的化纖布和滌綸短纖產品征收高達49.7%的關稅,中國的紡織業正敦促中國政府就歐盟的反傾銷法向世界貿易組織尋求仲裁。這表明中國的紡織業界相信,他們在這一事件上受到了不公平的對待,并尋求世界貿易組織就這一爭議仲裁解決方案。
這無疑是一種進步。首先它表明中國企業的覺醒,在遭遇不公平時敢于向強權表示“不”,以維護自己的正當權利;另外由此可以窺見在加入WTO以后,隨著整個中國經濟融入世界經濟,中國的企業也成長起來了。他們知道在履行WTO的責任與承諾的同時,也要用WTO賦予的權利來保護自己。此案例將成為將來類似事件的一個借鑒。
當然我們企業也必須正視自身的問題:目前的各自為陣將會陷入低價競爭的怪圈,給整個行業帶來更大的壓力,出口的激增只會拉動行業的畸形增長。
有關專家建議,政府和管理部門應積極引導,制定優惠政策,幫助企業在控制出口總量、提升產品質量檔次上下功夫,鼓勵企業生產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產品,優化產品結構,提升國際市場競爭力。
(詳見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