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近年來倍受關注,時常見諸媒體的各種不合格食品甚至有毒食品的報道,涉及到食品的許多種類,從原料、半成品到成品五花八門。也難怪國家認監委注冊管理部的史小衛副主任在接受《中國海關》采訪時,第一句話就說,過去的民以食為天是要吃飽,現在首先是要吃得安全。國產食品問題多多,有毒的大米、有毒的豬油、有毒的狗肉、瘦肉精、黑心月餅、吊白塊粉絲……那進口的食品安全性如何?過去進口食品幾乎是高品質食品的代名詞。如今情況也不容樂觀。除了人們聞之色變的二惡因、瘋牛病、口蹄疫,還有
諸如O-157、沙門氏菌等等人們不甚了解的常見病菌。隨便翻翻去年年底到今年初的新聞,就可以看到若干關于不合格進口食品的報道。2001年12月11日和30日,廣東惠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先后兩次在進口的美國雞脯和雞翼尖產品中,檢驗出O-157型致命性大腸桿菌。為防止病菌蔓延,廣東有關部門及時對上述產品進行了銷毀處理。2001年12月27日,福建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對從美國進口的兩批共計2600箱、47000多公斤的雞翅尖進行檢測,其肯塔基沙門氏菌顯陽性。這種致病菌,容易引發腸道疾病。根據國家質檢總局《出入境檢驗檢疫風險預警及快速反應管理規定》及《中美農業合作協議》的有關規定,質檢總局1月17日發出風險警示通報,對這兩批貨物作銷毀處理,并暫停從美國注冊代號為P-19378以及P-7987的加工廠進口肉類產品。今年1月19日,國家質檢總局發布《進出口食品風險警示通報》,停止從丹麥、法國、比利時、愛爾蘭、加拿大企業進口肉類產品。原因是最近一段時間,我國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多次從上述國家進口的豬副產品(俗稱豬下水)中檢出沙門氏菌、李斯特菌等致病菌。國家質檢總局要求各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加強對進境肉類的檢驗檢疫,防止境外有害食品流入境內。2001年福建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共計檢驗檢疫進境動物及其產品14000多批,檢出不合格進境動物及其產品64批次,其中不合格凍魚29批次、凍禽畜肉類22批次、魚粉10批次。不合格項目主要有:檢出致病菌李斯特菌、副溶血弧菌、彎曲桿菌、沙門氏菌,一般性倉儲害蟲超標。進入2002年不到40天里,青島口岸已連續截獲1300多公斤來自歐洲、加拿大等羊癢病、瘋牛病、口蹄疫和禽流感疫區的肉、禽食品。隨著入世,我國進口食品的數量會不斷增加,誰來保證大量進口食品的安全?口岸檢疫,只能抽查比例很少的產品;靠疫情警報,只是從點上預防,畢竟疫區產品只是不合格產品的一小部分。如何才能建立有效的進口食品安全保障體系?面對種類繁多的進口食品,安全保障又該從何處著手?從風險最高處開始從2001年,國家認監委成立,就把對進口食品國外生產企業衛生進行注冊管理擺在突出位置。對進口食品廠實施注冊管理是國際通行的管理辦法。保證進口食品的質量,最有效的辦法是從源頭抓起,對生產加工進口食品的企業進行資格認證,只有經過進口國主管當局批準的企業才能向其出口產品,從進口源頭上杜絕不合格產品。目前的注冊工作主要有三種形式,一是由生產企業所在國家的檢驗檢疫部門提供合格企業的名單,經進口國審查名單并認可后即注冊生效;二是進口國對出口國提供的企業名單抽查部分企業,抽查合格后,接受全部注冊名單;三是對出口國提供的企業名單按本國標準逐一進行檢查,合格后方給予注冊,已允許進口。為了幫助我國食品加工企業出口,原國家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從1984年就開始進行出口食品企業的注冊工作,幫助他們達到出口國家的衛生標準。目前登記在冊的出口食品加工企業有9163家,涉及水產、肉、茶、蛋、奶等生產加工企業。為了確保食品的安全衛生,不僅對生產企業,就連存放食品的企業也要進行注冊登記管理。我國食品主要的出口市場是日本、歐盟和美國。不同國家對進口食品的管理方式和標準不同。對于出口國來說,如果進口國采取第一種方式,是最為便利的。但眾多的出口國中只有波蘭和斯洛伐克接受我國提供的企業名單。歐盟采取第二種方式,派專家對我推薦的企業進行部分抽查。其他大部分國家都是要到企業實地考察,檢查合格后,方可批準注冊進口。國外尤其是發達國家對進口食品管理的嚴格由此可見一斑。究其原因,因為食品安全是關系到國民生命安全的大事,二惡因還直接導致了比利時政府下臺,所以各國政府都不敢掉以輕心。雖然一些國際性的食品行業組織也制定過不少標準,但一直沒有得到廣泛認同,各國還是分別采取相信自己的標準。目前尤以歐盟的標準最為嚴格,僅對生產企業所用的自來水就有多達60項的指標。不僅如此,在食品進口報關時,國外海關也十分嚴格,只有在該國注冊過的食品生產企業的產品才能通關。山東曾有一家對韓出口水產品的企業,由于印刷錯誤,產品標志上的廠家英文名與注冊名不符,雖然只有一個字母之差,還是被韓國海關拒絕報關。最后幾經周折,才由國家認監委出面,經韓國駐華大使館出函協調方解決了這個問題。由于多年來我國進口食品數量不大,沒有進行相應的注冊管理。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進口食品的數量正在不斷增長。2001年僅進口的肉類產品就達113萬噸。入世后,關稅下調,市場進一步開放,進口食品的數量和種類肯定會隨之增加。開展注冊管理工作就顯得十分重要和迫切了。針對不同的國家和地區,我國的注冊采用接受名單和抽查相結合的方式,目前頒布了第一批注冊的企業目錄。第一批目錄均為肉類產品加工企業。肉類產品包括禽畜肉、肉制品、可食用副產品及內臟。為什么從肉類產品進口廠家開始實行注冊?史小衛副主任解釋,抓進口食品安全要從風險最高處開始,而肉類產品正是食品中風險最高的。風險來自三個層面。首先,肉類產品中可能攜帶的動物疫病,會威脅本國的畜牧業的發展,一旦傳染給本國,不僅造成動物疫情,還可能導致其他國家限制進口,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和社會影響。英國去年爆發口蹄疫,就被懷疑為由走私豬肉引起。其次,動物在食物鏈中居于較高層次,體內殘留的各種有害物質比植物性食品數量種類都更多。在飼養過程中,動物不僅會吸收來自飼料中植物含有的農藥化肥殘留,還增加了來自飼料添加劑、激素、獸藥等殘留。有些超標的殘留物質,不僅不會在加工過程中分解,還有可能轉化為其他更為有害的物質。長期食用這種食物,殘留物在人體內積累,將危害消費者的生命和健康。第三,肉類產品不僅可能攜帶動物疫病,還有可能攜帶人畜共患的疾病和致病微生物,如瘋牛病、禽流感等。直接危及人的生命和健康。對于經營食品進出口的國內企業來說,需要關注國家有關部門的規定,在簽訂合同時,需要考慮對方是否經過我國注冊認證,一方面協同海關和出入境檢驗檢疫等口岸部門把好食品安全關,另一方面,也可以減少經營風險,保證貨物質量和順利通關。
(信息來源: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子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