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滾動新聞 > 正文
 
油價高企將拉低GDP增速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4月09日 11:31 證券時報

    油價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作為世界工業的血液,石油某種意義上已成為反映世界經濟發展的晴雨表。石油價格的變化不同于一般商品,一般經濟學中的價格與供求規律,在石油市場并不適用。由于國際經濟秩序的短期差異性的存在,加之當前國際股市普遍處于較高水平,缺乏對于長期投資的吸引力,國際投資呈現短期化特征。國際投資短期化引起了一國貨幣與國際貨幣大幅的匯率波動,借助美元弱勢,掀起原材料漲價浪潮,導致石油、黃金、銅、鋁、鋼鐵價格全面上漲。

    一般說來,國際油價上漲對一國宏觀經濟的影響途徑包括:(1)貿易損失。油價上漲通過貿易形式使石油進口國家的收入轉移到了出口國家。(2)成本升高。由于生產成本因油價升高而升高,廠商將降低產量。供給減少,加大了通貨膨脹的壓力。(3)價格波及效應。

    全球GDP將下降0.5-1%

    石油價格如果居高不下,勢必會給全球經濟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估計,油價在一年內若上漲15美元,將使世界經濟增長率減少1個百分點,相當于損失3000億美元的國內生產總值。這個數字很可能被低估,因為油價飆升還會使消費者及企業信心大跌,重挫消費和投資,間接損失恐難以估量。

    從歷史上來看,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的兩次石油危機曾經導致全球經濟危機,1999-2000年油價高漲也是2000年下半年全球經濟衰退的導火索。

    滯脹陰影成焦點

    物價上升、經濟下滑的滯脹陰影正在擾亂經濟,為經濟調控增添了復雜性。油價上漲會產生兩種相反的效果,一方面它會提高總體通貨膨脹水平,而另一方面它又會抑制經濟增長,從而使不包括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消費價格指數的上漲受到抑制。實際上,中國國內更關心核心消費價格指數,這就使得油價對貨幣政策受到的影響比較復雜。如果油價今年長時間處于目前的價位,由于價格傳導和帶動作用,通脹壓力肯定會大過去年。

    隨著全球經濟復蘇,歐洲、美國也都有物價繼續上升的趨勢,考慮美元偏弱仍將維持一段時間,中國面臨輸入性通貨膨脹的壓力;與此同時,鐵礦石、煤炭等原材料、能源價格也同時上揚,水、電等調價也在所難免,這些因素與油價上揚共同作用,增加了物價壓力。與此同時,如果采取一些緊縮措施,又可能會影響國內經濟發展速度。油價對中國經的影響,將表現為:拉低GDP、助漲CPI。亞行預計2005年國際油價達每桶上漲20美元,中國GDP會減少1.5%,貿易差額占GDP的比重下降0.3%,消費物價上升0.9%。國際能源組織預計,原油價格每桶上升10美元,中國GDP增速將降低0.8個百分點,物價上升0.8個百分點。國家統計局測算,如每桶上漲10美元,持續一年的時間,對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的影響大約是0.3-0.4個百分點。

    中國政府已經表示,可能在未來適當改變人民幣匯率政策。而匯率波動幅度的放寬,尤其是匯率形成機制的改革,將給國內市場消化能源價格上漲引起的通脹壓力提供新的契機。

    對世界貿易短期影響較小

    石油凈進口國,由于油價高位運行,國際收支狀況常會惡化,匯率受到下挫壓力,匯率下挫使進口商品變得昂貴,而出口商品變得便宜,引起這些國家的實際收入下降。如果中央銀行和政府貨幣政策不變,美元匯率可能上升,因為石油生產國對美元資產的需求可能會增加。對于石油出口國來說,雖然油價上漲讓這些國家增加了收入,但一段時間后,石油進口國的經濟會出現衰退,對石油進口的需求也會降低。亞洲開發銀行利用牛津宏觀經濟預測模型(OEF)的模擬結果顯示,短期油價上漲對世界貿易的影響較小,原因是石油輸出國將擴大從亞洲的非石油產品進口,從而抵消了油價上漲對亞洲外貿的影響。

    總的來說,油價上漲通過貿易形式使進口國家的收入轉移到了出口國家。油價上漲對經濟造成的影響,取決于石油成本在國民收入中占的比重,一國對石油進口的依賴程度,及最終用戶能在多大程度上減少對石油的消費。

    對金融市場負面影響大

    油價上漲除了影響經濟活動,影響公司利潤,造成通貨膨脹外,還會對金融市場也造成影響,特別是在股票價格、匯率以及政府融資上。國際金融市場會上調石油進口國的股票和債務估值,而對石油出口國的股票和債務估值則會下調。如一些發展中國家,如果政府繼續對石油產品進行補貼,那么油價的上漲將使這些石油進口國的財政更加惡化。隨著國際油價的上漲,補貼負擔將加重,使政府預算平衡受到壓力,增加了社會不穩定性。此外,石油危機還會帶來公司和消費者信心下降,從而改變投資、儲蓄和支出結構和水平,而如果石油進口國措施采取不得當,又將在中期放大這些負面后果。

    暫未影響我國經濟基本面

    目前的高油價還不會影響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國正處在一個新的經濟增長周期,構成這種增長的基本元素不會在短期內消失,增長的動力將長期存在。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GDP新聞




評論】【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熱 點 專 題
日本謀任常任理事國
健力寶事件
2005中超聯賽揭幕
騎士號帆船歐亞航海
最新汽車電子雜志
漫畫版《紅樓夢》
安徒生誕辰200周年
京城1800個樓盤搜索
《新浪之道》連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