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貫徹執行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改革攻堅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偉大歷史任務,長期跟蹤我國改革開放研究的鄒東濤教授組織主編的《中國改革攻堅叢書》即將由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出版發行。該叢書對我國的所有制、農村、國有企業、財政、金融、政府職能、政府事業部門、勞動就業體制、收入分配體制、社會保障體制、社會公用事業、投資體制、流通體制、壟斷行業、教育體制、科技體制、反腐倡廉、司法制度等方方面面的改革攻堅進行了全面系統的研究,黨國英、周天勇、高培勇、李揚、杜鋼建、范恒山、楊宜
勇、鄭秉文、張漢亞、宋則、劉世錦、顧海良、王元、文盛堂、謝煜童等一批著名專家學者參與了該叢書的寫作。
鄒東濤在為《叢書》寫的“總序”中,深入分析了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為什么能夠穩操勝券、提出必須對改革攻堅的時空條件有一個理智清醒的認識、改革攻堅與政治文明和黨的執政地位的關系等問題。指出在過去的26年中,我國成功地實現了“三大戰略轉變”:在政治方面實現了從“以階級斗爭為綱”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轉變,在思想路線方面實現了從教條主義和“兩個凡是”到“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轉變,在經濟體制方面實現了從“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當前和今后一個歷史時期要進行改革攻堅,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必須進一步實現六大戰略轉變。一是從“政府主導”向“市場主導”的戰略轉變。二是從“籠統的、數量型公有制主體”向“適應性、差別性、功能性公有制主體轉變”的戰略轉變。三是從“效率優先,兼顧公平”到“市場主要管效率,政府主要管公平”的戰略轉變。四是從“整體上搞活國有經濟”向“整體上搞活國民經濟”的戰略轉變。五是從“單純GDP增長發展觀”向“科學發展觀”的戰略轉變。六是從“全能型政府”向“公共服務型政府”的戰略轉變。(來源:經濟參考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