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怡蘭
美食其實是一種牽涉多重感官的項目。最極致的享樂,當是令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從五感到心靈,都喜悅都滿足都感動。
怎么樣才是享用美食的完美情境與氛圍?我想,每個人都自有一套自己的期望與標準
。
當然一定有人認為必得如法國米其林三星餐廳般———裝潢精致奢華無處不美、巨型水晶燈亮彩輝煌令人無可逼視、侍者雪白制服黑領結整齊畢挺、白桌布漿得亮白一塵不染、名牌銀器水晶杯閃亮耀眼、酒窖里五大百大酒莊各款各年份一一齊備,甚至不小心手中銀匙咚一聲掉在地上13秒內便有人立即換支新的給你……“嗯,所以,你還是買張機票快飛香港去吧……”于是,有人立即這樣下了結論。
當然也有人完全以室內設計是否夠流行夠時髦、站在第一潮流線上為首要取決。尤其從上世紀末起,所謂的“時尚餐廳”開始以飛快速度紛紛崛起,炫麗前衛獨樹一幟的空間設計蔚為餐廳主角。但有時過了頭反客為主,卻又每每讓身在此中的人目眩神馳之余,事后老想不起來剛剛那一餐里究竟吃下了什么東西……
而這里頭,我自己的希望是也許這標準這答案并不是單一的。而應當是因時、因地、因人,特別是因料理而異的。
奢華雍容一絲不茍或者是一種懾人氣派、時髦前衛空間觀點獨特或者是一種迷人身段,但不應該是唯一的判斷。———有時,我甚至會覺得這說不定只是一種屬于西方屬于特定階層或對象的評分角度而已。
頂級法國菜、創意大師新奇料理可以這樣吃沒錯。但若臺灣料理、中華料理、其他地方料理甚而小吃平民飲食也要如是等同要求,不免就有些無趣了。
比方小吃,也許就是要路邊攤轟轟作響火爐邊揮汗大快朵頤才是快意;比方姜母鴨羊肉爐沙茶爐,也許就是要省道邊鐵皮棚子下一桌桌吆喝喧嘩煙氣騰騰才夠滋味。
又有誰敢說,傳統中菜館子紅柱金漆日光燈白燦燦圓桌子團團圍坐就一定比法式宮廷鏨金鑲銀金光閃閃沒品味?茶藝館里假山怪石小橋流水就硬是比深山內草棚板凳隨意搭就的茶座更詩情畫意?
畢竟,無論怎么說,在餐廳里,美食才是最根本的主體。其他周邊種種,都應以此為最原本的思考出發點;如是,餐廳與其間的嘗用者的關連互動,才能真正踏實、真正恒長恒久。
所以,回首過去經歷體驗,無論國內國外,無論哪一種形式的餐廳,真正能夠觸動我心的美食空間,也許不見得如何炫麗豪華、也許不見得如何創意奪人,卻往往必定與餐廳里的料理本身有著緊密不可分的相生相系關系,甚至于彼此相互激蕩因而更加趣味盎然活色生香。
比方國際知名餐飲空間設計師TonyChi在臺作品頗多,然我最最喜歡的卻始終還是最早的君悅飯店一樓的凱菲屋。這個作品,真正地從“buffet”這種獨特用餐形式的最本質里重新思考,將靜態如商品展售般的華麗陳列概念、動態如廚師現場揮刀揮鏟烈火熊熊都融入其中;整個兒,把傳統buffet清一色保溫菜式排排成列、客人一律魚貫排隊取菜的單調面貌翻轉過來,化為一場精彩立體的聲色火光氣味演出。
比方北海道的真狩村內,為山林原野所包圍的“Maccarina”餐廳。好簡單樸素的一處房舍,謙謙遜遜不著痕跡融入自然里山光里,然后透過大面的開窗將北國格外奢侈的天光、將窗外美麗的景色悉數延攬入內;透過一律當地產的木頭質材,與之相呼相應。大廳里,一處碩大沉穩的木柴烤爐燃燒著散放著寧靜的溫暖……
然而,也就在這樣簡約的謙和的暖和氣息里,那極其曼妙優美、由純然當地優質素材與高明廚藝攜手譜出的、對比于空間的低調無華而格外光彩絢爛的美味,于我而言,著實永生難以忘懷。
(曉健/編制)
(來源:金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