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滾動新聞 > 正文
 

清明馃香情悠悠(古鎮風情)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4月08日 10:55 人民網-市場報

  言明

  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十里不同俗,但在我們浙南鄉村,每年清明節,家家戶戶卻都要做清明。清明于我的誘惑,年少在老家時,只是那碧綠香軟的清明。但后來我卻慢慢地懂得,那不僅僅是一種美食。

  清明節前,母親叫上內屋的阿婆,一同去采摘“夾曲”,我就知道快要吃上清明了。“夾曲”,就是“鼠曲草”,我們這里的方言這樣叫著,是做清明的原料。

  在浙南鄉村,春天一到,天氣一暖,在田間地畔、溝谷坡坎,“夾曲”就拱土而出,始而星星點點,爾后團團簇簇。清明時節,來到田間地頭,只須一把剪子,不用多久,就能采上滿滿一籃。

  那時,當母親提著一籃“夾曲”回家,我和妹妹仿佛就已聞到了香。因此在母親讓我們挑揀時,我們就顯得格外認真。到河里洗“夾曲”,我們也搶著去。小心地翻動著竹籃中的“夾曲”,滿籃子的翠綠在水中飄動,使我們忘了春天溪水還有些寒冷。

  清明前一天,母親早早起床,就燒開一鍋水,把采來洗凈的“夾曲”倒入鍋內焯。在滾燙的鍋中,身披白絨毛的“夾曲”,搖身變得碧綠。從鍋里撈上“夾曲”,母親把它揉成小團,擠去水分,就等著用它來做清明團。

  做清明團,主料當然是米粉。根據口感軟硬的需要,拿糯米及粳米按比例配好,用水浸泡透,然后瀝干,拿到水碓房舂搗。這樣搗成的米粉,特別綿軟。把“夾曲”團舂爛,倒入米粉,加入適量的水,攪拌均勻后,又開上水碓,直到清明團被搗得又軟又韌,這就可用它來做清明了。

  做清明的那些天,家家都是熱鬧的場面。我家做時,內屋的阿婆,鄰居大嬸都來幫忙。阿婆的手藝最好,分成小塊的團,在她手中隨意一按,即刻變成薄圓餅,中間放上餡,手再一捏一按,一個就做成了。做好的清明,墊上一截箬葉,放入蒸籠里蒸。灶火燒得呼呼作響,鍋里燒開的水翻騰著,廚房彌漫著水蒸氣,散出陣陣清明香。我們早已垂涎欲滴,一等清明出籠,也不怕燙手,拿起來就吃。這回母親是不阻攔我們的。阿婆看我們猴急,會說:可不要把吃光,你父親還沒回來呢。父親在外地工作,回家的日子不多,清明這一天,他都要回家,這是春節后的又一次家人團聚,也算其樂融融。

  我家和阿婆住的是同一幢房子,阿婆住在內屋,與我家僅一板之隔。雖然阿婆寡居在家,但她是見過世面的。她有一個兒子在外省一個城里工作,阿婆曾到那里住過,她住不慣,還是回了老家。我曾問阿婆那兒有沒有清明,她說有,但就是沒有我們這兒的好。清明節一過,我家的子早早就吃完,可阿婆家的好像吃不完似的,節后三五天也還會有。這時,阿婆都會給我們幾個,說這是特意留著的,現在給你們吃吧。后來我才知道,這是阿婆給他兒子留的,她盼著兒子每年清明都能回家。上世紀到了80年代中期,海峽兩岸有了通信,才知道阿婆還有一個女婿在臺灣。阿婆把女婿寄來的全家福照片拿給我看,顯得十分幸福滿足。阿婆說,女婿任公職,不能回來,不然就能吃上她做的清明了。

  父親早年去世,住在城里的我,清明節回老家給父親上墳,母親總要說清明多拿上幾個,你爸喜歡吃。前幾年,也是清明節,回到老家,阿婆見到我后說,給我寫封信給臺灣的女婿。她女婿原說退休后回老家一趟,由于身體的原因,一直沒有回來過。阿婆說,給我問問他什么時候回來吃清明,今年我又給他留著。也就在那年秋,阿婆因病去世。阿婆和女婿,從1948年離開后,就一直沒有再見面。原來阿婆一直念著女婿,以前她每年留著的清明,其中有一份是留給臺灣女婿的。

  春到人間草木知,清明無客不思家。我想,今年清明回鄉下老家看望母親,除了給父親上墳外,還要到阿婆的墳上去看看,我要告訴阿婆,她女婿在臺灣也是會有清明可吃,因為游子離開家鄉再遠,心和母親會永遠相連,老家民情風俗那是烙在心頭的印,怎么褪也褪不掉的。

  《市場報》 (2005年04月08日 第二十七版)






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熱 點 專 題
日本謀任常任理事國
健力寶事件
2005中超聯賽揭幕
騎士號帆船歐亞航海
最新汽車電子雜志
漫畫版《紅樓夢》
安徒生誕辰200周年
京城1800個樓盤搜索
《新浪之道》連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