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
4月1日,《電子簽名法》開始正式實施,然而市場反響較為平淡,議論的聲音也不是很多。聯想到該法自頒布以來的半年多時間里,業界對它的態度一直不是很熱烈,這點頗值得引起人們的思考。
《電子簽名法》是我國電子商務領域的第一部法律,具有極其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其中最突出的一點就在于,它給予網上數字式的商務活動以國家法律認同的效力和地位,這對推動我國網絡經濟的健康發展可謂意義重大。
有媒體評論說,業界對《電子簽名法》的實施反響平淡,是因為大家對該法案的內容不甚了解,對其潛在的巨大能量知之不多。然而我認為,除此之外還應該有其他更直接的因素。
專注電子商務
《電子簽名法》第三十五條將“國務院或者國務院規定的部門”排除在該法律現行適用范圍之外,實際是將其限定于電子商務的領域,而這種電子商務,更多的是BtoB式,即企業之間的商務活動,與個人的關系不大,這是其表面反響不夠熱烈的一個根本原因。
有學者認為,《電子簽名法》應將其適用范圍擴大至電子政務領域,應該說是一個很有見地的意見。然而實際上,在一些信息化建設較為先進的地方和單位,電子簽名已經有所應用,只是不夠規范而已。現實狀況下,如果國家以法律形式要求在政務活動中實行電子簽名,勢必引發又一輪電子政務建設高潮。但是我們應當注意到,目前通行的電子簽名技術尚不夠完善(已經被國內學者破解),將其應用于政府工作中有可能引發一些難以預料的事情。為此,國家有意地沒有把電子政務納入其中,實際是一種穩妥和慎重的做法。
有所為有所不為,《電子簽名法》
將電子商務作為起點和試點,一方面有利于盡快推動電子商務,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它今后的發展與提高。
細則有待制定
如一切國家指導性法律一樣,《電子簽名法》并未列出詳細的實施細則,也就是說,該法律目前尚未進入到實際應用的階段。在《電子簽名法》正式實施之前,信息產業部發布《電子認證服務管理辦法》作為《電子簽名法》重要配套規章之一,于4月1日起同步施行,以保證其能夠如期順利施行。據悉,信息產業部還將陸續制定一系列相關配套管理辦法和標準規范,以逐步形成一個完整的電子認證服務業法規體系。
除此之外,目前我們對實施細則所包含的具體內容可以說知之甚少,而這些可以通過《電子簽名法》的重要內容想象得到。《電子簽名法》主要涉及四個重要方面,包括:確立電子簽名的法律效力、規范電子簽名行為、維護電子交易各方的合法權益、保障電子交易安全,因此相關的實施細則也將據此而設定。
另有一點,電子簽名的國家標準迄今尚未出臺,市場當然也就無須急于啟動。
問題慢慢解決
從理論上來講,《電子簽名法》的實施將帶來巨大商機,但在此之前或之中,仍有許多問題有待解決。
首先,是認證監管機構的設立。從目前來看,對于電子簽名認證機構的管理方式還不是很明確,主管部門沒有給出一個確切的說法,但輿論普遍認為,最可能采用的將是一種強制性許可制度,而為此就需要出臺一系列技術和資質標準。
其次,提高國內電子簽名的軟硬件技術水平。在國際尖端技術都有可能被破解的情況下,國內的技術水平的確很令人擔憂。顯然,這個問題的解決絕非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但在此之前,可以說整個市場就難以真正地火熱起來。
第三,用戶習慣及認識問題。即使在一切安全得以保障的前提下,企業及個人用戶仍需一個漫長的過程,才能真正接受電子簽名這種完全有別于傳統交易的方式。資料顯示,即使在信息技術更為發達的西方國家,人們在交易中仍舊偏愛采用面談和手簽的方式。
再有一點,有學者指出,實行電子簽名可能滋生新的霸王條款,聽上去很有意思,仔細想想則有一定的道理。因為,畢竟商務活動的健康發展要建立在誠信的基礎上,而電子商務的誠信環境則一向難以恭維,為此有所擔心也是應該的。
小知識:
電子簽名是電子商務的基礎,電子簽名是電子商務交易中的“身份證“和”執照“,是電子商務交易安全的保障。電子簽名為電子商務的開放性和全球性交易提供了可能,電子商務中身份和信息內容的確認,是電子商務中制定交易規則的依據。電子簽名解決電子商務發展所面臨的一些關鍵性的法律問題,實現電子合同合法化、電子交易規范化和電子商務法制化。
《市場報》 (2005年04月08日 第九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