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大案要案頻發的中國銀行業在近期不止一次被推至風口浪尖。
從上海“周正毅案件”、黑龍江“高山案件”、北京“徐維聯案件”等算起,金融大盜接二連三地席卷了曾經被樹為行業改革發展標兵的中國銀行。案發消息一個比一個讓人震撼,而且幾乎所有大案要案被行業監管層指出的癥結都出奇地一致:內部管理控制粗放而失效。
本來,銀行是特殊行業,在現代商業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早在剛剛加入WTO時,業界的普遍看法是未來銀行業的主要競爭對手將來自以花旗、渣打等為代表的外資銀行,但隨后的發展形勢表明,這種看法與事實存在較大偏差——中國銀行業的對手首先應該是自己。
中國幾大國有大型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普遍偏低是一個無法回避的現實,銀行掌控的錢絕大部分并不是自己的。因而,在中國這樣一個十分注重儲蓄的社會里,在當今金融占據經濟核心的這么一個時代中,如果銀行的管理是粗放的,那么將來那種糟糕的、可怕的結局到底是怎樣的,恐怕人們不愿意去想,也不敢去想。
有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一家企業的內部管理水平目前普遍是國內銀行發放信貸的重要風險參考指標,但銀行在強調合作伙伴加強內部管理的同時卻忘卻了自己也需要做的那些事情。因內部管理問題而造成案件頻發的中國銀行不能不說是很好地詮釋了民諺“西瓜先從肚里爛”的簡單道理,人們也由此增加了對銀行內部管理和行業發展的擔憂。
專家和媒體在分析報道銀行金融案件頻發的原因時,認為主要是與個人利益驅動和員工素質不夠有關,但更多的是銀行管理失誤和缺乏監管機制造成的。
一個案件足以反映出一個銀行的管理水平。金融案件頻發的現實早已暴露出部分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內部管理松弛、有章不循、違章不究、處罰不嚴以及部分人員權力過大、權力不受監督等諸多管理粗放型問題。而事實上內控機制的逐步完善正是銀行改革亟待達到的目標。在當前監管層已經拿出足夠的勇氣檢討行業監管政策的情況下,任何一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沒有理由不把在業務流程上要強調規范為主要核心思想的流程再造當成改革的重點,健全現代公司治理結構和責任制度,不斷清掃盲區,強化執行和落實,以切實加強以精細為主要鮮明特征的內部管理,降低金融風險。
毫無疑問,目前以國有大型商業銀行為主要對象的中國金融改革絕無陳倉可度。但令人悲哀的是,在大案要案接連爆發以后,仍有多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在真正重視管理風險并有效建立起一道防范屏障上的進展似乎并不大,導致重大金融犯罪案件還在持續發生。
或許有人認為中國經濟體制轉軌期為金融腐敗提供了豐厚的土壤,但或許有更多的人認為經濟體制轉軌與金融腐敗在本質上并無必然聯系。畢竟,在當前情勢下,一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如果連最基礎的內部管理都做不好,無需再去談體制弊端。
“塞翁失馬”的故事讓很多人在失意中平添了幾分希望。盡管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出現金融大案要案的根源多數在于銀行的內部管理與控制薄弱上,制造金融黑洞的機制也并未完全消失,但是人們仍希望中國銀行業正在進行的改革是一場徹底的革命,至少要堵住內控漏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