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在很多時候是非理性的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4月08日 09:03 證券時報 | |||||||||
編者按:近期的股市跌得讓許多投資者心寒。股市為什么會如此低迷呢?我們應怎樣面對這個市場呢?這是許多人困惑的問題。本文作者透過封閉式基金來思考股市中的問題,希望能給讀者些許啟迪。 股市下跌的盡頭在什么地方?在1300點跌破,1200點也跌破之后,恐怕能說或敢說的人已經不多了。更令人恐慌的是,在如此疲弱的市道里,大眾都認可
對于市場中的問題,已有不少藥方開出。近期的幾副藥方也比較有針對性,如上市公司質量的問題、資金的問題等。但我們也知道,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在藥方開出之后,病根未去之前,市場狀況對現有市場里的投資者提出了最嚴峻的考驗。 筆者以為,中國證券市場固然有一些問題,而且問題的解決也需要時間,但在此時,我們更應看到目前市場一些行為的非理性化,同時,固守自己的理念顯得格外重要。如果說一定要打個比方的話,那么,此時的股市與封閉式基金之前長時間折價交易、而其間的套利空間又不為認同,極為相似。 關于基金興華封轉開的不實報道之后,市場對封閉式基金的熱情似乎才被正式點燃。一方面投資者對封閉式基金如此長時間遭受的“不公正待遇”感到吃驚,一方面開始關注到一些封閉式基金有條不紊的攀升走勢。當然,另一些消息更令到市場的熱情有進一步上揚之勢:在已經公布2004年年度報告的基金中,封閉式基金風頭甚勁,推出優厚的分紅方案,與之形成對照的是開放式基金,特別是2004年成立的開放式基金日子的艱難。另外,QFII也開始青睞封閉式基金……如此種種,都似乎在提醒投資人,不可再漠視封閉式基金。 當然,對于QFII背后的真實投資人的背景,也許今后會有新的考證結果出來。目前在封閉式基金上投資最烈的瑞銀和花旗也許就是與我們的投資背景很近的人士或機構,也許借道QFII只是一著不錯的棋子,但不管怎樣,封閉式基金受到的關注的程度以及近日的表現都表明,長時間的大幅折價交易現象太不正常,而這種不正常也存在了太長的時間。但值得反思之處在于:在封閉式基金長時間的折價交易階段,一般投資人又到哪里去了?追逐熱鬧(請注意,不是逐利)的本能令到資金更看重被發掘出來的熱點,而不是身邊的機會。 對封閉式基金長時間折價交易現象的反思,有必要折射到目前的股市上。同樣,我們也有必要警惕在追逐熱鬧的慣性思維之下,在眾口一詞指責中國股市之時,反思是否我們的思維又陷入了另一個盲區。我們有必要防止類似的情況在A股市場繼續發生(已經發生),且進一步惡化下去。 不錯,中國股市似乎到了乏善可陳的地步,公司業績不理想,治理結構不完善,法治不嚴,還有不少人特別敏感的股權分置等等,但如果從一個趨勢的角度看,我們更應該看到市場正朝著好的方向改變:有競爭力的公司即使在宏觀調控之下也表現出極強的盈利能力,公司治理狀況也開始改進。 在每個市場里,最優秀的公司總是極少數,一般性的公司總是占大多數。如果我們要求市場里遍地都是優秀公司,未免要求太高了,也是不現實的事情;如果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公司有投資價值而同時又不斷被資金拋棄,這個市場便有了嚴重的問題;如果我們一方面要求有優秀公司的存在,另一方面又懼怕所謂的擴容,那我們又成了好龍之葉公;如果我們一邊尋求高成長的企業,一邊又對身邊高成長的公司股票視而不見,我們探尋的真心便值得懷疑;如果我們一邊要求價值投資,一邊又只能看見僵化的市盈率,且教條似地用所謂成熟市場的框子來套新興市場經濟下的中國企業,豈不是對價值投資的最大諷刺?!如果我們一邊看著有價值的股票不斷下跌,一邊又糾纏在無可避免要跌入極低價格區間的不可持續經營的股票上,叫囂著股價的接軌,那么是不是我們的執著已經成為了過度的偏執? 如果封閉式基金交易價格的重新發現一定要通過QFII之手才能實現的話,則不能不說是中國證券市場的悲哀,是對市場返璞歸真追尋投資價值之路的最大嘲諷。同樣,如果對中國A股市場也始終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最終市場的認同需要境外投資人來喚起民眾的認同的話,悲哀之外則添上了境內資金自我性太有限的遺憾。 我們需要牢記的是,市場在很多時候都是非理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