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記者 李榮 發自上海
記者從權威渠道得到最新消息,國際鐵礦石年度合同價格談判在最后一關遇到強大阻力,目前深陷僵局。雖然此前兩大礦業巨頭已與全球主要鋼廠達成71.5%的漲幅協議,大出市場預料,但另一家礦業巨頭澳大利亞必和必拓(BHP)公司要價更高,目前談判各方相持不下,極有可能對現有國際礦價談判機制造成沖擊。中國主要鋼廠已作好應對最壞結果的預案
。
據相關權威人士告訴記者,新年度的國際礦價談判“還沒有完”,現正處在一個最為關鍵的談判點。世界第二大礦業巨頭澳大利亞必和必拓公司沒有認可此前另2家礦業巨頭與主要鋼鐵企業達成的71.5%的漲幅協議,提出“改變議價的原則”,以到岸價反推離岸價,也就是拉平巴西礦與澳礦之間的到岸價,在到岸價中減去運費,形成離岸價。這樣每噸礦石將再加7.5美元至10美元的海運費價差。但日本、中國等亞洲國家認為鋼鐵業與礦業談判只應談礦石產地價格,運輸是鋼廠的事,不應考慮海運因素,亞洲離澳大利亞近,從澳大利亞進口礦石當然應該取得地理上的運輸優勢。
目前這“最后一關”的談判陷入僵局,必和必拓公司態度十分強硬,鋼鐵業方面也拒不接受,現無法判斷會出現“什么結果”,傳統上的國際談判機制正在受到威脅。日本新日鐵公司表示絕不接受必和必拓公司的要求。寶鋼等中國16大鋼廠也通過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的網站發表聲明,拒絕必和必拓“不合理的、違背國際慣例的做法”。中國相關企業已著手制訂預案,準備應對出現最壞的結果。
據專家分析,目前日本鋼廠承受的壓力很大,因其相當一部分長期合同今年到期,如談判破裂就會面臨礦石供應困境。而寶鋼等中國鋼廠的大部分長期合同還剛剛簽訂,即使價格談不下來,按照合同其供貨應照常進行,如其停止供應,“鋼鐵企業有權追究其違約責任”。專家們表示,中國16家主要鋼廠應步調一致,不能被必和必拓“單個擊破”。中國從必和必拓進口的鐵礦石每年是2000萬噸,其中寶鋼500萬噸。目前中國港存及庫存的進口鐵礦石尚有4000萬噸,相當于兩個月的鐵礦石進口總量。寶鋼的鎖定資源量大于實際消耗量。
相關人士表示,在這“最后一關”的關鍵談判中,無論接受還是破裂,都會改變現有的談判體系,因此全球鋼鐵業應盡一切努力,把必和必拓拉回到已有的框架內,否則“礦業與鋼鐵業兩敗俱傷”。
《國際金融報》 (2005年04月07日 第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