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彩票別忽視機會成本
在臺灣有“錢爸爸”之稱的林偉賢先生最近來內地講學,主要是告訴人們怎樣理財。他常講到的是機會成本。機會成本簡而言之就是你選擇某個機會而放棄另一個選擇的成本。他講的這些觀點同樣適用于我們購買彩票的活動。隨著彩票業影響的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彩民隊伍,并將購買彩票視為家庭理財的一部分。選擇了購買彩票,就必然放棄了購
買另一種物品,由此同樣產生了機會成本。
比如你購買了一注彩票,價值2元,意味著你將不能用這2元錢去買瓜子或者汽水等等。那么,是購彩票還是購買2元的零食給你的心理滿足感更大呢?就筆者而言,購買彩票更能滿足我,因為2元的食品或用品并不是不可或缺的,而購買彩票卻是有機會獲得獎金,這個機會可能撞中5元,也可能撞中500萬元,這就是彩票魅力之所在。從這個角度上講,購買彩票顯得比較“有意義”。
但是,一個2元購買彩票劃算,如果欲望無限擴大,動用了多個2元,那情況就不一樣了。經濟學上有一個邊際效益遞減規律,簡單講就是當生產規模達到一定程度,再多生產一個產品不會帶來效益的增加而是減少。這就像對于一個饑餓的人,給他吃第一個饅頭他的滿足感很強,但吃到第7個時就變得可吃可不吃了。買彩票也是一樣,買2元就擁有了機會;多買幾注無非是為了多一些中獎可能。但從彩票的中獎概率上講,200元購買彩票的中獎概率并不比2元高出多少,而且高額投注還有可能讓你吃不消。這一點也能在邊際效益遞減規律里得到印證:投500元購買彩票的人其心理滿足感和中獎愿望并不成倍的高于花2元買彩票的彩民,相反他的擔心卻更多。買彩票其實就是為了獲得一個中大獎的機會,而不是千方百計考慮如何才能必定中獎。
普通彩民不妨每月只在收入中提出很少的一部分(如1%-5%)用于購買彩票,把它視為平靜生活中的一抹亮色或是點綴就好了。
(俞曉莉)
選投資工具要注意風險
面對貨幣市場基金的異軍突起,商業銀行的人民幣理財產品后來居上,而廣受業內關注的證券公司集合理財業務也正式拉開大幕。理財市場上銀行人民幣理財、貨幣市場基金、券商集合理財的“三足鼎立”的態勢逐漸清晰起來。
日前,來自華夏證券萬州營業部調查數據顯示,從理財收益來看,商業銀行的人民幣理財產品平均一年期產品預期年收益大約在2.7%—3.2%之間;半年期產品預期年收益大約在2.3%—2.5%之間。目前市場上銷售的貨幣市場基金大部分7天年化收益率也基本穩定在3%以上。而新出爐的券商集合理財產品一改過去平均8%左右的預期收益率,降到4%左右。
華夏證券交易部經理王豐分析,除了在收益上相對趨近以外,貨幣市場基金、銀行人民幣理財產品以及券商集合理財計劃三者還是各有特點。從流動性角度看,貨幣市場基金的封閉期一般不超過3個月;而光大證券的證券理財計劃中規定優先收益期(即封閉期)不超過一年,在此期間如果凈值增長率達到6%,即進入開放期;人民幣理財產品則大多為半年期與一年期。
在目前市場上,人民幣理財產品、貨幣市場基金、券商集合理財計劃三者宣傳時均以收益穩定、風險較低為賣點,因此國債、央行票據等也成了最重要的投資品種。特別是作為以國債、央行票據、金融債為主要投資對象的貨幣市場基金,投資手段與銀行人民幣產品相似。王豐指出,銀行人民幣理財產品和貨幣市場基金等理財資金大量涌入銀行間市場,是央行票據收益率大幅度走低的重要原因。這也引起了業內對多種以央行票據為投資品種的理財產品的風險關注。
到目前為止,理財市場已經聚集了相當數量的資金,再加上即將啟動的券商集合理財計劃規模,投資需求強烈。王豐提醒市民,要注意這些投資工具的贏利風險。
(譚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