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上的經驗也是中國保險業的財富--與LOMA、CPCU高層人士一席談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4月04日 14:16 上海證券報 | |||||||||
隨著中國保險業與國際保險業日趨緊密的融通,國際保險業界對中國保險業的發展也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日前,本報記者就我國保險業界人士關心的有關話題采訪了國際保險管理協會(LOMA)、國際風險管理和保險學院(CPCU)的有關人士,請他們結合國際上的經驗,對我國保險業的發展提出了意見。 巨災之后會有更多人投保
記者:產險和意外險是我國正在大力推進的保險品種,這兩個險種在全球的發展狀況怎樣? 邰睿卓(Terrie E. Troxel,CPCU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綜觀35年來美國產險業的表現并不很樂觀。從1970年至2004年,美國產險及意外險行業的承保損失總共4496億美元,35年中產險及意外險行業只有5年是賺錢的,其他年度都是虧損的。2004年,美國產險業本來可以賺到180億元至200億美元的,結果很不幸,佛羅里達州在去年下半年連遭3次颶風侵襲,造成了270多億美元的損失。去年12月底的印度洋海嘯也造成了40多億美元的損失,這些損失大部分都由美國以外的保險公司所承擔。 經歷了大的自然災害后,人們的風險意識得到加強,尤其是印度洋海嘯發生后,大家都意識到有海岸線的、開發程度低的國家和地區,反而是人口聚集最多的地方,一旦發生巨災,損失巨大,更應該重視保險。僅依靠民間的保險是不夠的,必須動用政府的力量和調動各種渠道的資源,把老百姓的損失降到最低。例如,美國政府資源和民間資源的合作主要在水災方面。美國沿海很多地方地勢低,容易被淹,聯邦政府特地成立了一個全國性的水災保險機構,政府的項目加上一般保險機構的力量,共同幫助低洼地區的居民獲得保障。雖然發生了類似佛羅里達州的颶風災害,但是沒有把產險業打垮。往往在巨災之后,會有更多的人投保。加上政府的政策扶持,產險業很快又恢復生機了。 必須提高全民保險意識 記者:隨著中國保險市場全面對外開放,保險行業出現了"人荒"。請問,你們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 喬培偉(LOMA大中華區主席):保險行業是對專業素養要求很高的行業,但是從目前的情況看,中國保險從業人員的素質跟國際上還有相當大的差距。比如,江蘇省的保險從業人員超過15萬人,但具有本科學歷的只有4700人,這個比例非常低。以前對保險代理人的學歷要求只是高中畢業,讓他們去跟客戶解說保險產品的功能、復雜的保單條款,如果訓練不到位的話,會對客戶產生很大的誤導。這就是所說的挑戰。給客戶一份保單就是給他一個長期的承諾,如果對客戶的需求狀況不清楚、對保險條款解釋有誤,出現問題往往在多年以后或是發生風險之后。這種損害對客戶及其家庭來說是非常大的。這也是為什么國際上高度重視從業人員的執業道德以及專業素養和經驗。 在國外,推銷投資連結險的從業人員,不僅要通過嚴格的認證考試,每年還要修繼續就職學分(CPD),強化執業的繼續教育。保險業要健康發展,關鍵要建立消費者大眾對保險從業人員的信心和提高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教育消費者熟悉保險基本知識、熟悉風險也是一個社會應該做的事情,很多發達國家把保險和風險的概念編入小學教材,從小就培養風險意識。中國人富有創業精神,而創業只重視追求財富和投資報酬率,可背后卻蘊藏著巨大的風險。風險規劃是現代企業和現代人無法避免的,如何運用妥善的機制來避免和分散風險,是需要對消費者進行教育的。只有提高全民的保險意識和保險教育,整個社會的保險體系才會越來越好。 畢德勒(Peter L. Miller,CPCU執行副總裁):來到中國,印象最深的有兩點,第一是中國人自發學習積極性很高,第二是具有創業精神。這對于保險教育是有利因素。創業精神跟保險息息相關。創業有許多風險,需要確立風險意識,對于企業家來說,保險是一種有效的避險工具。中國的保險市場絕對是一個讓大家很興奮的市場,但保險業畢竟是一個知識產業,只有擁有高素質的人才,才能支撐這個產業未來的發展。 保險從業人員需要專業培訓 記者:在保險人才培養方面,中國國內跟國際上還存在差距。你們對此有什么看法和建議? 周瑞馳(Joer V. Basarich,LOMA國際部總監):中國的保險產業每年有近30%的增長率,所面臨的挑戰將是在人才教育培養的時效上。建立企業大學來達成人力資源整體解決方案,在日本、北美、加拿大運用得非常多,我在中國也看到了這方面的需求和成長。保險需求市場越來越大,保險從業人員無論內勤體系還是外勤體系,都需要進行專業培訓,很多保險公司也需要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培訓出高質量的人才。 LOMA、CPCU在傳播教育方式上加入了很多新的概念和框架。例如網絡課程、混成式學習的概念,把這些新的教育資訊帶進來,對保險人才培訓在質量、數量和時效上都有很大的推動。例如平安保險建立了企業大學,引進了網絡學習的概念。作為全球保險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許多國內保險公司的學習方案對我們在全球執行的金融保險教育體系是一個有效的補充。我們很高興地看到監管部門、高校、保險公司在人才培養方面有如此緊密的合作,這將會極大地推動中國保險事業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