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企業發債門檻抑制資金體外循環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4月02日 11:07 證券時報 | |||||||||
來自央行數據表明,2004年2月以來,我國城鄉居民儲蓄存款增量同比開始下降。存款下降無外乎三種可能原因:可支配收入減少、消費傾向增加和民間金融增加。第一種原因不可能存在,因為全國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同年一季度、上半年及前三季度分別實際增長4.8%、8.7%和7.0%;因為消費傾向增加導致儲蓄增量減少也不太可能;那么流失的存款極有可能流向了民間借貸。據花旗銀行的報告指出,在2004年5月到10月期間,銀行居民存款流失額在9000億元左右,而這些資金都用于自己投資或民間融資。
根據中央財經大學“地下金融”調查課題組的報告,國內地下金融活動規模巨大,中小企業約有多于三分之一的資金來自這種非正規金融渠道。全國17個省份的中小企業有超過3成的融資來自非正規金融途徑。從三地比較來看,西部6省和中部均接近四成,東部最低也超三成。在全國調查的17個省中,有的省份中小企業非正規貸款比例甚至接近7成。 如此之大的資金游離在正規金融之外,它對整個經濟、宏觀調控和金融系統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非正規金融不受有關當局監管,不在央行宏觀調控之內,并且難以受到法律監督,同時大大整個金融體系系統風險增加。一旦非正規金融中發生不良貸款,資金鏈斷裂,后果嚴重程度難以預想。因此,將體外循環資金納入監管范圍內刻不容緩。 筆者認為,在這樣的情況下,可以適當地降低企業發行債券的條件,讓一部分資金回流到正規金融中,這不僅有利于企業債券市場的發展乃至整個金融市場的發展同時還有利于企業規范經營,提高財務透明度。 2003年間接融資占融資總量的85%,直接融資僅占15%,企業債券僅占直接融資的2.9%。2004年截至11月底,企業通過股票市場募資1273億,通過債券籌資245億,債券融資僅占股票融資的五分之一,企業債券市場還有足夠大的發展空間。目前,央行繼續實行穩健的貨幣政策,而且股票市場持續低迷,大力發展債券市場在當今的情況下顯得尤為重要。降低企業發債門檻以此促進企業債券市場發展,將有利于體外循環的資金回流入正規金融范疇。 第一、現階段發改委審批的企業債基本是項目債券,因此企業發行債券也是為國家審批的大型項目融資。在核準制下,企業依然要上報要運用所募資金的項目。也就是說,上報項目不能獲批,企業就不能獲得發行額度。這一條不僅限制了發債所獲資金的用途,一定程度上也制約了企業債券市場的發展,而且該項要求已不再適合當今企業發展的要求。以資金的運用項目的預期收益或者是該項目是否符合國家的產業發展政策作為企業是否可以發債的標準固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范風險,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企業債券成為企業籌資手段。國家應放松這方面管制,在發行審核方面,只要符合幾個基本方面就可以批準發債(如資產規模,財務狀況以及盈利狀況等),至于資金運用方式是否可行應由市場決定。放松項目審批將有利于企業適時根據自身需要和發展戰略決定發債與否、發展規模以及其他方面,一些發展較好的民營企業無需報審項目就有機會獲準發行債券。 第二、一般來說,現行企業發債管理要求強制擔保,這一要求無疑使民營企業發債難的處境雪上加霜。國有大型企業在資產規模上毫無疑問可以達到要求,在現今體制下,得到銀行擔保也并非難事。但是由于民營企業的所有權不屬于國家,這些企業想獲得金融機構擔保實非易事。這種強制擔保不僅將違約風險轉嫁于金融系統,而且降低企業信用評級的重要性,即使民營企業獲得較高的信用評級,如果缺乏擔保,也極有可能面臨難以獲批發行額度的困境。由于這種強制擔保大大提高了民營企業發債的門檻,國有大型企業輕而易舉成為企業債券市場的主要供給者,民營企業卻很難分得一杯羹。面臨諸多憑借正規金融途徑融資難的局面,民營企業不得不求助于非正規金融,在一定程度上滋生了地下金融。國家要極力扭轉這種局面可以考慮允許低信用級別債券和非擔保債券的發行,只要申請者符合發行企業債券的幾個基本條件就可核準發債,債券發行的成功與否就由市場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