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滾動新聞 > 正文
 
銅價:高處不勝寒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4月01日 14:31 中國青年報

    隨著前期利好基本金屬價格諸多因素的悄然改變,最近一段時間持續高位震蕩的銅市隱含的市場風險逐漸加大

    近日銅價受國際投機基金推動繼續向上運行,倫銅現貨升水放大至170美元,短期內LME銅價有挑戰前期高點3307美元的動能。但是,需要引起投資人注意的是,近日溫家寶總理明確表示中央將加大宏觀調控力度,另外,美元出現走強跡象,前期利好基本
金屬價格的諸多因素正在悄然轉變;瘕嫶蟮膬舳嗖课幌袷且活w定時炸彈,隨時有引爆的可能。

    "中國因素"反戈一擊

    回首銅價這波大牛行情,中國因素居功至偉,而近期中國政府出臺更為嚴厲的宏觀調控舉措的可能性大大增加,高銅價對中國消費的抑制作用也在不斷強化。同樣是中國因素,很可能完成對銅價的致命一擊。首先值得注意的是,溫家寶總理30日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強調要采取更直接、更有力的措施,應對國際鐵礦石價格的大幅上漲問題,并表示嚴格控制固定資產投資過快增長。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1月份中國固定資產投資在扣除通貨膨脹因素后仍然達到了20.9%,過熱跡象顯露無疑,中國政府的調控措施已經是箭在弦上。其次,在銅價持續攀升的同時,中國生產資料價格指數卻十分低迷。中國2月份生產資料價格指數為105.4,而在2004年10月,曾高達108.4,目前該指數已經是連續四個月下滑。近兩年,在美國工業生產、美國生產者物價指數以及OECD領先指標相繼失效的同時,中國生產資料價格指數與銅價保持了高達77.6%的相關性,近幾個月來該數據的走弱對銅價的影響不可小覷。另外,春節后來臨的銅消費高峰過后,高銅價對中國銅消費的抑制作用變得越來越明顯,而在中國銅消費得到抑制的同時,中國精煉銅進口量卻在不斷增加。

    供需緊張狀況轉變

    自2004年1月份以來,全球礦產能利用率迅速提高,根據ICSG的數據,2004年6月份以來,全球精銅礦產能利用率一直維持在92%以上,11月份達到了95.9%,這也是造成TC/RC(加工/精練)費用大幅提高的重要原因。2005年度大多數亞洲地區的銅冶煉商同澳洲、南美等地區銅礦商訂的加工費約在每噸85美元/每磅8.5美分,2004年初時增長了1倍,TC/RC費用是冶煉商收入的重要來源,TC/RC費用的高企將刺激冶煉商的生產積極性。盡管一直以來,冶煉商銅冶煉產能利用率遲遲沒能大幅度提高,但近期產能利用率增長速度明顯放快。ICSG的數據顯示,11月份全球精煉銅產能利用率從10月份的81.6%提高到了84.7%,銅冶煉產能利用率也正呈現穩健的上升趨勢,相信后期銅產量的提升將是必然的。盡管ICSG最近公布的預測數據將2005年銅市供需缺口從22萬噸提高到25.9萬噸,但仍然遠低于2004年的70.6萬噸,全球供需緊張狀況正在發生轉變。

    銅市基金顯露離場愿望

    麥格里銀行報告顯示,近期CTA基金以及指數基金是過去三個月里的商品市場的最大買家,投入資金量超過50億美元。而22日,美聯儲第七次加息以及格老就通脹方面的措辭觸發了美元的漲勢,受此影響,前期基金減倉跡象十分明顯。3月上旬,COMEX基金在銅市的凈多持倉達到了3.6萬多張,截至3月22日,基金在COMEX市場的凈多頭寸大幅下降到3.02萬張,總持倉下降到11.4萬多張,基金獲利出場的意愿顯露無疑。但問題是在缺乏消費買盤的情況下,大幅殺跌顯然不明智,他們只能借全球通貨膨脹抬頭之機在震蕩中擇機減倉,這也是為什么COMEX銅領漲LME的重要原因。西方傳統的消費淡季在7、8月份,基金一般會選擇在6月前拋出多頭部位,顯然,目前留給他們的時間已經不多。

    至于滬銅方面,由于很快面臨換月的問題,隔月1000元的差價以及較低的銅庫存意味著擠倉行情可能出現,同時LME現貨升水的擴大也給了基金向上擠倉的機會,短期內銅價仍將呈現強勢特征,但投資人應密切關注國內現貨升水以及COMEX持倉變化,少量持有多單,做空仍需格外謹慎。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新聞




評論】【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熱 點 專 題
日本謀任常任理事國
第24屆香港金像獎
2005中國國際時裝周
房貸利率上調
本田雅閣婚禮門事件
騎士號帆船歐亞航海
房價高難道錯在百姓
京城1800個樓盤搜索
《新浪之道》連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