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以來,素以“優質”著稱的洋品牌危機頻現,亨氏、家樂福、肯德基與“蘇丹紅”有染,寶潔公司SK-Ⅱ被告含有腐蝕性成分;強生嬰兒油被指含有害成分。一時間,有關熱評冷議如潮。
筆者注意到,很少有人思考中國企業該如何面對這場洋品牌危機。中國企業頗有“集體失語”之態。但愿我們的企業不要非理性地“看著痛”、“偷著樂”,而是以理性的視角
引以為戒、審視自己,甚至從中積極尋求商機。正視洋品牌危機,不妨從三個視角著手:
———汲取教訓,反思自己。面對洋品牌危機,我們的企業應少些樂觀多些反思。向來比較重視質量控制的跨國企業尚且出現質量問題,我們的企業也不會強到哪里去。我國本土企業生產的食品中查出含有“蘇丹紅”的也不在少數,而且國內企業近年來出現危及消費者食品安全的事件還少嗎?因此,我們的企業要對照跨國公司出現的種種危機,逐一查找自己公司存在的問題。比如,針對蘇丹紅一號,我們的企業應體現出對消費者高度負責的態度,主動邀請相關部門來檢查自己的食品及原料,而不是非要等檢查部門上門檢查之時被動地應付。
———借鑒學習,提升能力。面對洋品牌危機,我們應看作是一次學習危機公關策略的機會。比如,強生嬰兒油被指含有害成分后,開始并未完全否認中國的強生產品含有印度所稱的“有害礦物油”,而是等到上海市衛生局等權威部門的檢測之后,發表聲明強調其產品的合格性。3月25日,衛生部發布通報證實了強生的聲明。強生公司的這種積極主動、以誠相待、權威公斷的危機處理方法值得國內企業學習借鑒。
———擺脫危機,尋求商機。這次洋品牌危機,其實也給國內個別企業帶來了危機。肯德基蘇丹紅事件發生后,“不講兄弟情誼”的麥當勞趁“危”奪“機”,從3月23日起,北京麥當勞101家餐廳同時推出“麥辣雞腿漢堡,辣呼呼,停不了”的推廣活動,有針對性地運用促銷“殺手锏”,狂搶肯德基客源。面對痛苦的肯德基,快樂的麥當勞雖有落井下石之嫌,但其化“危”為“機”的策略當引起國內企業思考。在近期的洋品牌危機中,國內企業并不是沒有可挖掘的商機。譬如,在洋快餐、洋化妝品、洋飲料等被查出含有害物質之時,國內經營同類品種的企業就可在查實確無有害物質的前提下,積極主動地向社會廣而告之,并采用有針對性的營銷策略,借機吸引流向洋品牌的那部分顧客,從而揚我民族品牌之威、樹我民族品牌形象。本報特約評論員 方家平
(侯穎/編制)(來源:金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