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3月的兩會消息之中有一條引人注目,人大通過的《關于信用卡犯罪的量刑標準》規定稱,國家將信用卡犯罪的最高量刑由三年改為無期,而信用卡犯罪的主要內容之一就是大額透支且不能按時歸還。信用責任已演變為城市中某類人生活不可承受之重。這對游蕩于高檔場所的一類都市“負翁”來說不免是個利空。
“負翁”臉上的愁云
蔡曉陽是個年輕的網絡安全工程師,住在城市中心三里屯附近一棟高檔樓盤里,開著“馬6”轎車。他衣著光鮮,穿戴入時,是許多同齡人羨慕的對象。
但回到家里的他卻是滿臉掛著憂愁。因為他連去超市和菜市場購買日用品食物都會刷卡付款,他是個信用卡透支使用者。
蔡的月薪是五千元人民幣,付完房貸車貸后,每月生活費只剩下千余元。這無法維持他在北京的生活水平,他發現指望靠剩下的錢在北京養車、買高檔服裝、過時尚生活,簡直不可能。
后來他選擇了向銀行借錢度日的生活,也就是利用信用卡消費。很快他發現自己每月需要借出更多的錢才能還上前一期的貸款,債務像小山一樣迅速增加。再后來就是每日嘆息“入不敷出”的日子。
最近一項調查數據顯示,年收入在60000元以下的中等階層,除房屋貸款,他們的平均債務是收入的107%。現代城市中的這樣“負翁”一族數量已達數10萬之多。
財務專家警告,必須重視債務問題,否則一旦個人生活發生變化,例如離婚、失業、生孩子,普通的債務瞬間就會變成債務危機。在這方面,國外的信用卡消費者已擁有豐富的經驗。
歐美的債務文化
美國行政機構的數據顯示,在2004年,美國有160萬人申請私人破產,比2003年增加了7.4%。
經濟學家表示,這個數據說明了很多成年人對私人理財根本沒有一個基本的概念。另外,美國哈佛大學最近的一項調查報告顯示,目前越來越少的信用卡使用者能夠認識到什么是自己“所需”或者“所欲”的東西。
如今是個人債務越背越多,消費卻越來越猛,美國人在服裝、電器、家庭用品上大量消費。學者們稱美國變成了快樂信用消費國度,盛行的是“債務文化”。所有的電視、廣告、電子郵件密集地進行著“借錢消費是新思維、新方式”的宣傳轟炸。這些廣告宣揚的都是一個意思:得到一筆貸款是多么地容易。
美國的理財專家指出:“銀行的廣告策略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我們對債務的態度,尤其是廣告的語氣。廣告總是這樣說,‘只需要兩分鐘,你就能得到這筆貸款’。
“這種快捷手段,實際上是拒絕讓客戶詢問關于貸款的很多問題。比如‘我最早什么時候可以還款’、‘如果我還款不及時懲罰措施是什么’。在信用卡公司寄給客戶熱情洋溢的信中,還款利息的計算方法往往印在最后,字體極細小,很容易視而不見。借方向貸方封鎖了一部分細節,就改變了兩者之間的關系。”
英國的情形對信用卡用戶來說更糟。20世紀80年代的英國房地產熱潮引發購房熱情,導致個人貸款數額增加;90年代后期,貸款利率下降,2003年利率更下降到48年來最低點,借錢變得很“便宜”。
“債務文化”形成的主要原因還是借錢消費的機會無處不在,信用卡越來越容易申請。信用卡的普及程度已經高到了每5人中就有1人使用,購買家庭日用品即便食品,都用信用卡。就連你沒零錢買地鐵票,也可以刷信用卡。
典型例子是一個叫朱麗婭·馬克斯的29歲女郎,英國媒體披露了她的“負人”生活。她有14000英鎊的貸款和14萬英鎊的房屋貸款。她的信條是:“反正決定了要借錢,那一分錢是借,一萬塊也是借。”
債務的根由
美國經濟心理學專家下了個定義說,今天的中產階級普遍患有一種病:奢侈品熱。媒體對名人奢華生活的過度宣揚,讓人們在收入增加的同時有了向名人生活標準靠攏的欲望。
而在英國,相比50年代,英國人的收入增長了3倍多,可是貧窮感卻增強了,這是患上奢侈品熱的一個癥狀。“我乃窮人”,是普遍存在于中產階級人群中的心態。
經濟心理學家指出:借錢成為習慣后,債務容忍度就不可能回到原有的水平,逐漸形成債務黑洞。令人擔憂的是,對債務無所謂的心態就像傳染病毒,別人都貸款買房、買車,你不照樣做就顯得很傻。人們告訴別人他借了債,還喜歡炫耀借來的錢高出了其需要、借的比你多。“以前都說量體裁衣,現在是量別人的體來裁自己的衣。”一位經濟學家說。
人們總是很樂觀地以為依靠提升、加班、換個新工作就能輕松還清債務,但往往是一廂情愿。但從去年開始,失業率有所上升。經濟學家擔憂,一旦貸款利息上調、泡沫經濟崩潰,“負人”們將被債務黑洞吞噬。
現實生活中也經常重復狄更斯小說中的悲慘情節。英國一個64歲的老太太,丈夫去世后,留給她24000英鎊的銀行債務,銀行給她出主意,建議她把住房重復抵押,依靠每周64英鎊的養老金和她的老父親一起生活。一位負債累累的單親母親一天要接到15個催債電話,不管她是不是正在上班,討債公司還派人在她的住宅外面逡巡。
享受著中國式“負人”生活的人們,是否應該多看看已發生在海外的類似故事呢?中國目前的法律約束也日漸完善。
來源:《財經時報》 作者:張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