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可民
在我們鄉下,誰家里生了小孩,特別是男孩,長輩們就開始替他種棵樹,樹長得好,孩子也就長得好,樹長大了,孩子也成人了。孩子長大后,自己也種樹,看著自己種的樹和長輩種的樹一起成長,大了,孩子也該蓋房成親了,選一兩棵成材的樹伐了,做梁做柱。
不種樹的人在城里,他們沒地方種樹,城里寸土寸金,他們也不需要種樹,他們有房,是鋼筋水泥造的;他們有車,是鋼板鐵皮做的;他們有花園,是人工草皮和盆景拼湊的。他們什么都有就是沒樹,沒有真正屬于自己的樹。
去城里找人,人家會告訴你,在哪條路哪條街,多少多少號,乘坐幾路巴士,在哪里轉車在哪里下。去村里找人,只要開口一問,就有人回答:最高的那棵龍眼樹下,屋后有一片松樹林的那一家就是。末了還補上一句:院里有兩棵桃樹。樹,成了人的參照物,人與樹相處,也發現了一些樹的精神,長得高大偉岸的樹靠的是努力與堅韌,而且越是在缺水背陰的地方,樹長得越筆直挺拔,它們珍惜自己的每一份材料,拼命向下扎根,不斷吸取水分,努力向上生長,不斷沐浴陽光,險惡的環境造就了它們吃苦和抗爭的性格。
人,應該在心里種一棵樹,一棵完全屬于自己的樹,這些事情,年輕的時候,大多是想不到的,等到老了,有了自己的車自己的房自己的花園,你會覺得你缺少一棵樹,缺少一棵你可以躺在下面看書讀報的樹、看孩子們在下面游戲的樹。成就一棵大樹,需要多少年,人一般是趕不上的,樹雖然不會說話,但它是有思想的,一棵正在思想的樹,比一個麻木不仁的人要強,樹在生長,向上向下努力,給人類暗示了兩個方面,無論你身在何地,無論你境遇多么惡劣,無論身份多么卑微,你都應該努力,像樹一樣抗爭,像樹一樣活著。
把一棵樹伐開,可以清晰地看到寬窄不一的年輪,好的年景,日子寬裕,年輪則寬,差的年成,日子緊巴,年輪則窄,但無論好壞,不也一天一天一年一年過來了,有些人卻沒有這種精神,得意的時候忘乎所以,失意的時候悲天憫人,沒有鎮定和從容。人在曠野里迷失了方向,可以問樹,樹可以引導你找水源和人家,自然界中有許多法則,樹木知道,野獸知道,蟲子知道,有的人卻不知道。其實也不是人不能知,而是不為之!輕看了自然的東西,輕看了一棵樹,人就要走彎路。
《市場報》 (2005年03月29日 第二十七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