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楷淳/編譯
業界分析家說,美國汽車業當心,通用汽車公司第一季度虧損的壞消息僅僅是開始。由于油價和利率上升,小汽車和運動車銷售的好時光正在結束。美國汽車業面對的威脅還有鋼材漲價、管理成本上升和外國汽車制造商的競爭。
經濟學家發出警告
去年8月份,《商業周刊》的首席經濟學家邁克爾·曼德爾在一篇專欄文章中談到出現“汽車泡沫”的危險。當時,他指出,從長遠來看,美國消費者以驚人的速度購買小汽車是不能持久的。此外,曼德爾還說,“汽車泡沫”爆裂的經濟后果比人們廣泛議論的住房泡沫的后果更嚴重。
曼德爾承認,鑒于2004年其余時間的情況,他的警告看來早了一點。因為車輛繼續以2004年初期的速度大量銷售。
但現在人們聽見了“汽車泡沫”失去空氣的首次嘶嘶聲。3月16日,通用汽車公司GM宣布,由于銷售出現意外的下跌,它在2005年第一季度出現大的虧損。受高醫療費用、設計欠妥的車型、太多的部門和生產能力過剩的困擾,GM陷入了嚴重的困境。
可是,在汽車業界遇到這些問題的遠不只GM一家。實際上,整個汽車業都在力求自保:采用削價銷售、大幅折扣和提供優厚的融資條件的辦法,以保持消費者購買小汽車和工廠的開工。但由于利率上升和油價高漲,美國人的消費欲望可能接近滿足,現在沒有多少刺激讓他們購買新的小汽車。汽車的銷售下降,可能導致市場更嚴重的崩潰。
“好日子”快結束了
真實的情況是,從1997年以來,美國家庭擁有的機動車的實際價值增長了50%以上,是創記錄的增長之一。出現這種情況,不是因為人口和收入增加。在同一時期內,家庭數目僅增加12%左右,而中等家庭的收入經過通貨膨脹調整,僅增長3%左右。
購買小汽車的“瘋狂”是多種因素的結合造成的。主要的因素是,低利率使汽車制造商能夠在貸款和租賃方面提供非常有吸引力的條件,同時,低的汽油價格使大量消耗燃料的運動小汽車更有吸引力。
這些因素的結合,使汽車工業成為美國制造業的幾個“亮點”之一。目前,汽車工業在制造業提供的工作位置比它在上個世紀90年代所占的份額更大。從1997年以來,機動車輛和部件的生產增長了33%,而除高技術產業之外的其余制造業部門的產量僅增長了3%。
但是,美國汽車制造業的好時光可能很快結束。3月16日,正是GM宣布虧損的同一天,原油價格達到56美元一桶——達到一個創記錄的水平,并且將很快轉換為較高的汽油價格。汽車金融公司提供的購買新車貸款,目前的平均利率為5.6%,在2004年初的利率為3.2%。這說明購買小汽車更加昂貴。
那么,美國汽車工業準備采用加強管理和縮減生產能力的辦法克服這場危機嗎?根據美聯儲提供的數據,從2000年早期出現經濟增長高峰以來,美國的汽車產業實際上增長了20%。更多的生產能力和不斷下降的需求,為汽車業的收縮創造了條件,否則,“汽車泡沫”將會破裂。
不祥的信號
此外,美國國內的汽車工業可能面對一個更大的危險。汽車生產能力過剩是全球性的。一些國家卻還在不斷增加汽車生產能力。
到目前為止,從國外進入美國的汽車產品相對受到限制。在過去的3年內,按實際價格僅增長19%。同期進口的消費商品增加40%,資本商品增加38%。由于美國汽車制造商極力保持它們的工廠開工和外國汽車制造商發現在美國裝配汽車有好處,美國的汽車產量一直保持在高水平。
這種維持國內生產基礎的能力使美國汽車工業處于反常的狀態。近期的大多數制造業產品的歷史表明,一旦進口產品占有一定的地位,它們將逐漸失去市場優勢,美國制造業者只有通過創新或提供高質量的產品進行競爭。但是,包括機動車輛在內,在同樣的條件下,美國只有少數產品能夠與進口產品競爭。
但這種不穩定的平衡不可能持續下去。“汽車泡沫”的最后情況是,由于國內制造業疲軟和消費者更有價格意識,可能為新一波廉價商品進口浪潮創造條件。通用汽車公司第一季度的虧損,可能是美國汽車業前景不妙的一個信號。
(資料來源:美國《商業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