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滾動新聞 > 正文
 

莫讓晚清茶葉悲劇重演(觀點集萃)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3月29日 08:33 人民網-市場報

  葉檀

  新聞點擊:我國1996年出臺《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其中規定禁止將“蘇丹紅一號”作為食品添加劑用于食品生產。但10年后的今天,質檢部門稱,目前國家還沒有出臺統一的有關“蘇丹紅一號”的檢測方法和標準。既然檢測標準都成了問題,一些商家也就安之若素,聲稱“食品安全檢驗報告上從來沒有蘇丹紅這個指標”、“關于蘇丹紅的定性,國
家還沒有出具官方的材料”。

  評:沒有具體標準衡量的企業責任,從來就不構成真正的責任;沒有具體檢測標準的禁令,從出臺之日起便注定了空心化的后果。所謂企業的良知,從來難敵利益的誘惑。與其指責商家無良,不如反思我們的質量檢測制度究竟出了什么問題?為什么有關部門如此漠視標準?

  中國吃漠視標準的虧并非始于今日。茶葉向來是中國傳統大宗出口產品,但在晚清時出口量急劇下降,從1878年的54%下降到1898年的18%。原因說白了很簡單,當時與中國茶葉競爭的印度茶與錫蘭茶,生產控制權掌握在英國人手中,他們按照歐洲茶葉市場度身定制出了一系列標準,既提高了茶葉的產量,也提高了茶葉的安全系數。中國小農式的各家各戶十畝兩畝的生產方式,不得不讓位于標準化的大生產。

  傳統經濟與現代經濟的最大差別,是后者采用標準化的生產方式,而前者全憑感覺行事。所謂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要問施多少,全在心里頭。這種小農式的標準虛無化陷阱,到現在還在讓國人飽嘗苦果。

  中國企業在世界各國尤其歐美發達國家,四處遭遇嚴格的綠色壁壘、技術壁壘,代價不菲;另一方面,國內的各項技術指標卻像大號篩網,禁而不查,查而無標準可循的現象比比皆是。長此以往,國內企業市場份額遲早會陷入小農式的標準陷阱,晚清茶葉出口的悲劇還會重演。

  有必要拿這次“蘇丹紅”事件作為一個契機,認真追究一下有關部門的標準制訂情況與執行情況,并向廣大消費者開誠布公地解釋原委,承擔責任。

  《中國青年報》

  《市場報》 (2005年03月29日 第八版)






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彩 信 專 題
春意融融
綠色春天身臨其境
水藍幸福
海螺愛情精彩圖片
請輸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專題 繽紛俱樂部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