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業
后過渡期出現四變化
商務部部長助理黃海在日前舉行的第三屆中國百貨業高峰論壇上盤點了零售業全面開放三個月以來的變化。他指出,后過渡期零售業出現外資大量增加等四個變化。第一,外資
商業企業數量大增。第二,外資進入批發多以獨資為主,進入零售連鎖多以合資為主。第三,外資除了進入大賣場業態后,也相繼進入了百貨和專賣店等業態。第四,港澳臺等地區的中小企業大量涌入內地。他表示,由于外資帶來了先進的業態和經驗,對于零售業更多是一種積極的影響。業內人士表示,盡管對于后過渡期零售業表現樂觀,但也不能忽略對城市商業進行有效規劃。新華社
服裝業
缺品牌致縮水七成
中國服裝研究設計中心上海分部總裁陳敏表示,服裝業是全球化程度最高的產業之一,在我國紡織服裝的產業鏈中,國外企業控制了上游的織造開發以及下游的服裝設計,在市場上形成了強有力的品牌效應。由于沒有國際品牌的支持,中國服裝企業的訂單價格因此縮水七成以上。陳敏說,中國服裝業過分依賴勞動力資源成本優勢,忽視了產業升級對勞動力資源優勢的放大作用,相反在國際國內買方市場條件下,過度競爭的局面逐步加劇,產品創新能力不強,勞動生產率上不去。與此同時,我國服裝業無論是從生產技術管理還是產品設計、品牌經營都缺乏專業人才,導致企業對新技術、新時尚、新理念接受速度慢,對市場的快速反應和掌握時機的能力不強。另外,整個行業社會化、專業化水平不高,企業間、區域間相互協作配套不緊密,缺少產業鏈的內在活力,企業綜合實力不強。新華社(侯穎/編制)(來源:金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