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南京海關統計,今年前兩月江蘇口岸累計進口棉花4811噸,價值636.4萬美元,同比分別減少83.%和86.8%。前兩月江蘇口岸以加工貿易進口棉花3312噸,增長15.8倍,占同期棉花進口總量的68.8%;而同期以一般貿易進口棉花1500噸,下降了92.1%;進口均價由去年同期的1699美元/噸下降至1323美元/噸,降幅達22%。
業內人士分析,棉花進口量價齊跌主要原因是國際市場棉價持續走低,受其影響,國
內棉花價格也從去年一季度末的1.76萬元/噸的高位一路下滑至年底的1.12萬元/噸,跌幅36.2%。
其次,由于去年國內棉花需求增長,棉花進口摻假情況較為突出,江蘇省進口棉花品級不合格率和短重率均比前年大幅上升,對外索賠額遠超前年。加之在進口棉花中連續截獲赤擬谷盜等活害蟲,進口棉花優勢不再。而我國去年棉花主產區風調雨順,棉花早熟性好,纖維色澤潔白,高等級棉比例增加,緩解了近年來國內高等級棉花資源短缺的窘境。
另外,受去年以來國家宏觀經濟調控的影響,紡織企業資金壓力加大,部分原料采購由期貨貿易改為現貨貿易,再加上鄭州棉花交易所的開市,國內棉花流通更為便捷,導致對進口棉花的有效需求減少。
此外,電力、民工緊張,紡織業開工不足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去年國內大部地區用電再次出現緊張局面,同時發達地區又出現不同程度的“民工荒”現象,紡織行業增量擴張受到抑制,導致今年以來棉花原材料需求呈現下降態勢。
業內人士認為,棉花進口量價持續下跌可能會挫傷棉農種棉的積極性。生產資料上漲與棉花價格大幅度下降,棉農實際收益減少,增產不增收,種棉不劃算。2004/05年度棉價下降29.6%,而農藥等生產資料上漲26.5%,棉花主產品收益在420元/畝~450元/畝左右,比2003/04年度690元/畝減250元/畝,扣除國家對棉花種植的減稅、貼補等優惠政策,棉農實際純收益減少40%。隨著2005年全球紡織品配額取消、棉紡用棉比例的提高,國內對棉花的需求將進一步增長。然而,據浙江、江蘇等地服裝網站報道,我國棉花主產區山東、河北、湖南等地已出現農民將大面積棉田改為種植其他經濟作物的現象,扶持國內棉花種植刻不容緩。
(編發:范嵬 信息來源:國際商報 記者:陳勇 陳銀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