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金公司生存狀態不容樂觀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3月28日 10:41 證券時報 | |||||||||
基金行業苦樂不均,新公司在低迷市道下開支不減收入難增———新基金公司生存狀態不容樂觀大多數新公司心態樂觀,認為撐過低迷期后仍大有可為 隨著上市公司陸續公布年報,其投資基金公司的狀況也隨之公開。從已披露的海欣股份(資訊 行情 論壇)和中信國安(資訊 行情 論壇)的年報看,新基金管理公司生存環境引人關注。
兩基金公司年報虧損 據悉,海欣股份(600851)先后出資3433萬元人民幣,占上海一家基金公司34.33%的股權。在海欣股份的2004年報顯示,該基金公司2004年凈虧損2055.2 萬元,比去年同比增虧40%。中信國安(000839)的2004年年報顯示,該公司向深圳一家基金公司的原始投資為3500萬元,占公司總股本的35%,而2004年投資權益減少515萬元。這就意味著,該基金公司出現的虧損約為1472萬元。 基金公司苦樂不均 自2001年證監會發布《關于申請設立基金管理公司若干問題的通知》,放寬了基金管理公司發起人范圍開始,基金公司的設立施行“好人舉手”制度,只要有關機構符合基本的規定,就可以向證監會申請設立基金公司,從這時起,大量機構開始涌入基金市場,其中以證券公司和上市公司為主;此后的“1+1”制度又再次掀起參股基金公司的高潮。截至今年2月,國內已經成立基金公司有46家,中資基金公司33家,合資基金公司13家。 經過幾年發展,基金公司苦樂不均的現象加劇,據天相投資分析系統的估算,37家基金公司2004年管理費收入約為35.33億元,其中17家公司的管理費收入在1億以上,博時、南方、嘉實、華夏和易方達等五家基金公司年入超過2億,最高的為博時基金公司,約為2.74億元;12家基金公司的年收入不足3000萬元,最低基金公司僅為0.06億元。統計數據可以看出,管理費收入較高的多是老基金公司,而且以管理著封閉式基金的老公司為主。 新基金公司收支難平衡 僅從上述兩家基金的盈虧情況我們可以粗略得計算出一個新基金管理公司的經營成本有多大。根據這兩個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基金規模,上海這家基金2004年收取的管理費收入大概900萬左右,而深圳這家基金2004年收取的管理費大概2280萬左右,根據這兩個公司的虧損數據,上海這家基金2004年的經營成本大約是3000萬左右,而深圳這家基金2004年的經營成本大約是3700萬。 業內人士表示,基金管理公司的經營成本中比較大的一筆是基金發行成本,一個新基金發行的宣傳品費用、廣告費用、出差費用以及激勵費用等加起來少則幾百萬,超過千萬也很正常,多的甚至會超過2000萬。這就不難理解為什么上海這家基金2004年比2003年多收了管理費,但是虧損反而增加了40%:其在2004年一口氣發了兩個基金產品。 業內人士表示,在考慮基金管理公司投入的清算系統以及辦公場地租金在內,一年1500萬的經營成本確實不能算高了,畢竟要做到好的投資業績,調研及購買資訊產品的費用是省不了的。現在發行一個新的基金甚至只能募集到不到5個億,一年即便發行兩個,募集10個億的資金,考慮到一定比例的贖回,第二年估計也就增加1000萬左右的管理費,僅能覆蓋基金發行時的銷售成本,要想賺錢,還需要等到第三年。在這種環境下,新基金管理公司的腰板確實硬不起來。不過,一位新基金管理公司的老總仍充滿信心,畢竟中國的理財市場剛剛啟動,目前的基金管理公司還是有了先發優勢,在市場跌了4年的低迷期只要能撐過來,未來的發展潛力會非常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