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部件進口管理:政策立場一退再退?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3月27日 10:30 中國經營報 | |||||||||
提到汽車產業,人們往往只會想到整車;而提到整車,人們往往只會想到沖壓、焊裝、涂裝和總裝這四大工藝。這實在是一個極大的誤會——如果沒有強大的零部件工業做基礎,汽車工業只能算是一個裝配工業,而不可能成長為具有一定競爭力的產業。 從這個角度來看,1984年頒布的汽車產業政策,是頗有前瞻性
雖然“管理辦法”的出臺有點姍姍來遲,但對汽車產業尤其是對汽車零部件工業的發展而言,在取消了進口配額和許可證管理之后,這項政策的出臺仍然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但“管理辦法”能否不折不扣地得到貫徹落實呢? 對那些靠打政策擦邊球維生的中小企業而言,“管理辦法”無異于一道催命符。但產業洗牌正是政府所希望的,因此,他們的困境不會對政策的推進產生影響。但對北京奔馳和華晨寶馬等豪華轎車企業來說,“管理辦法”無疑使他們陷入了一種進退維谷的困難局面。難道政府就能對此無動于衷? 84版的汽車產業政策確定的“三大三小兩微”這八個轎車定點布局,最初是由上海通用給突破的。個中的原因眾說紛紜,很多人認為是為了加入世貿組織而與美國政府做了一筆交易。這種說法是頗有道理的:為了國家整體經濟的利益,在個別產業做出一點局部的讓步,那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同樣道理,如果上述企業的外方請他們的政府出面,對合資企業因國產化問題而陷入困境表示關切和擔憂,我們的“管理辦法”會不會也被突破呢? 豪華車的市場容量本就不大。不多的市場份額由多個品牌瓜分,每個品牌所能分得的蛋糕非常有限。由于豪華車上裝配的發動機、變速箱等關鍵件與非豪華車往往并不通用,在市場容量不大的情況下進行國產化,那是很不經濟的。因此,一味要求豪華品牌在較短的時間內達到較高的國產化率,確實有點勉為其難。 被“管理辦法”定性為“進口汽車零部件構成整車特征”的情況共分為三大類:一類是進口全散件(CKD)或半散件(SKD)組裝汽車的;一類是含2至5個進口總成(系統)裝車的。還有一類是進口零部件的價格總和達到該車型整車總價格的60%及以上的。但“管理辦法”明確說明,對于后一類的認定要到明年7月1日才開始執行。這一規定實際上正是對新興豪華品牌們的一種寬限。令人關注的是:“管理辦法”會不會在此基礎上被進一步突破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