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通脹陰影若隱若現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3月27日 10:30 財經時報 | |||||||||
一些經濟學家認為,生產資料價格和原材料價格的上揚將是影響到今年CPI指數最終落點的重要因素;這是因為糧食價格已漸趨穩,占CPI權重最大的食品價格去年帶動CPI大幅上漲的情況估計在今年很難重現;人們擔憂,年內的通脹壓力或許更多地會來自于PPI向CPI所進行的傳導 在持續了6個月的回落之后,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又一次
這一數字似乎在人們的預料之外,因為自去年8月CPI同比上漲達到5.3%的高點以來,CPI的同比漲幅一直呈回落態勢,9月尚維持在5.2%的高位,10月回落到4.3%,11月為2.8%,12月為2.4%,而今年1月已經降到了1.9%的新低。 正是根據CPI這半年內的走勢,許多機構對年內的通貨膨脹壓力表示出樂觀態度。花旗環球將2005年CPI預測值從此前的4.5%下調至3.5%,德意志銀行認為2005年CPI增速將為2.8%,高盛則更為樂觀一些,預計CPI增速約為2.6%。然而轉顧之間,CPI指數已驀然掉頭。 正在不久前,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曾提出,要將今年的通貨膨脹率控制在4%的范圍內,而3.9%這一數據已然逼近了該調控目標。 如果再聯想到其他諸如礦石、原油等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煤電油運供給持續緊張等同樣會推動價格上漲的因素,無法不讓人心生疑慮:2005年,國內經濟的發展速度是否會又一次面臨著通貨膨脹的威脅? 3.9%的原因何在? 盡管機構普遍預測2月的CPI指數會出現反彈,但在大多數人看來,3.9%這一數字還是“有些偏高”。 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將其歸結為春節因素。他認為,2月CPI同比上漲3.9%,主要是來自兩個原因:一是去年1月CPI指數漲幅為3.2%,2月CPI指數漲幅為2.1%,前高后低基數不同,導致今年1月和2月CPI同比漲幅存在落差;二是去年1月是春節,今年2月是春節,春節移位的原因導致物價特別是食品價格上漲明顯。 從分類結構來看,食品價格比去年同月上漲8.8%,其中除了糧食價格同比上漲11.6%,出現回落以外,肉禽、鮮菜等其他食品價格同比漲幅都非常顯著。考慮到春節期間,需求旺盛,物價普遍出現上漲的情況很正常。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鄭京平也指出,考慮到春節因素,要將一二月累計的數據與去年的一二月累計的數據做比較,而這一數據為2.9%,比去年12月高出0.5%。高盛亞洲區首席經濟學家梁紅在研究報告中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她認為,CPI指數突增的主要驅動力是由春節帶來的食品類產品的大幅漲價,2月CPI指數的激增很可能只是暫時性的變化,因此,高盛維持2.6%的預測不變。 但是,也有許多經濟學家表示,生產資料價格和原材料價格的上揚,將是影響到今年CPI指數最終落點的重要因素。這是因為糧食價格已漸趨穩,占CPI權重最大的食品價格去年帶動CPI大幅上漲的情況,估計在今年很難重現。 “糧價經過去年恢復性的上漲已經達到了比較高的水平,再加上糧食豐收,所以糧食價格要繼續上漲或者說繼續大幅上漲,在2005年空間顯然是不存在的。”鄭京平日前曾表示,“糧價應該是保持基本穩定的。這樣對于整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的影響比去年要弱得多。” 這一點也可以從數據上窺出些端倪,2月的糧食價格雖然仍舊保持著11.6%的漲幅,但比起去年各月的同類數據,已經出現大幅度回落。因此,更多的人在擔憂,年內的通脹壓力或許更多地會來自于PPI(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向CPI所進行的傳導。 從PPI向CPI的傳導 從2002年底開始,國內生產資料價格開始上揚,至今仍在高位盤整。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月PPI為5.4%,同比漲幅雖有小幅回落,但生產資料價格和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依然“高高在上”,同比上漲分別為7.2%和9.8%,其中原油及成品油、煤炭產品價格更是漲幅驚人。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首席經濟師祝寶良指出,近兩年上漲較快的原料價格沒有傳導到相關的產品上來,主要是因為企業壓縮利潤進行內部消化所致,但由于今年鐵礦石價格將會大漲,原油價格近幾個月仍持續走高,企業通過內部消化原料上漲的壓力已經很難,原材料成本壓力勢必會傳導到商品的價格上。 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分析師陶冬也認為,3.9%這一數據顯示出成本上漲因素正在向下游傳導。這似乎與央行的判斷一致,央行在2月底所公布的貨幣政策報告中曾表示,由成本推動的通脹壓力正在逐步加大。 但不同的聲音同樣存在。北京大學中國國民經濟核算與經濟增長研究中心施發啟博士就認為,原油、鐵礦石等生產資料漲價對能源、動力、原材料購進價格肯定會有影響,進而也會影響到CPI,但對CPI的影響不會很大。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呂政也表示,中國經濟中也并不存在通貨膨脹由需求拉上轉為成本推動的隱患。這主要是因為從上游看來,政府已經對固定資產投資進行了總量控制,從下游看來,總的市場態勢又是供大于求。 “此外,由于房價、汽車價格等并沒有被計入CPI統計數據中,CPI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反映出國內的通脹壓力,也并不好判斷。”有專家指出。 加息尚在抉擇之間 CPI的上漲自然會引發是否會加息的爭論。在這一問題上,經濟學家們也是各有見解。 祝寶良認為,鑒于今年的物價上漲是成本推動型,所有的物價都存在上漲的壓力,且趨勢沒有改變,因此年內加息應該是早晚的事。而銀河證券高級經濟學家左小蕾則認為,因為相對穩定的匯率機制短期不會發生變動,政府估計會采用加息的方式來調控經濟。但在梁紅看來,近期內央行調整利率的可能性并不大,這主要還是基于上述的判斷,即2月CPI價格上漲帶有臨時性,預計下面的幾個月CPI漲幅會出現疲軟。 此外,專家們也指出,加息與否,不能僅僅瞄準CPI這一個指標。政府在決策時,必然也會考慮到投資和房地產價格等各項指標。 但是,調節利率、調整準備金率等手段在現階段還能夠有效地熨平經濟波動嗎?這樣的疑慮始終存在。“外面的錢太多了。”有專家表示,“境外流入的熱錢,預算外出現的資金,這些錢國家很難管住。”“這樣一來,地方上的一些投資項目就很難被遏止住,政府進行宏觀調控的效果將被削弱。”上述專家稱。 而此前,林毅夫教授也表示過,像加息這樣的市場化手段當前在中國并不好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