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資產證券化大門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3月26日 10:32 證券時報 | |||||||||
資產證券化產品可以和原始權益人發行的債券進行比較。從原始權益人一邊來說,不發債券而是實現證券化,好處在于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借證券化降低籌資成本;二是借證券化賣出資產變現;三是借證券化收取資金杠桿效應。 從資產證券化的投資者一邊來說,購買了原始權益人的債券,也就承擔了原始權益人的信用風險。而資產支持證券從資產池獲得本息回報,只要資產池中
有幾個問題值得特別注意。 首先,用來進行證券化的信貸資產是銀行現有貸款資產的一部分,顯然發放貸款和管理貸款業務是資產證券化的源頭。在資產證券化時,原始權益人有選擇地構建資產池。資產證券優化試點的巨大挑戰就是如何保證銀行不故意選擇質量較差的資產證券化,牟取“傭金”收益,不正當地轉嫁呆壞賬風險。 原始權益人和投資者存在顯著的信息不對稱。原始權益人不僅擁有幾乎全部信息,而且擁有主動挑選資產的權利,而投資者只能被動地通過資產池的統計特征來選擇接受或者拒絕。因此,確保公平交易是資產證券化試點的首要條件,也就是說,必須從制度上和專業上保證信息透明、定價公允、運行獨立等。 其次,資產證券化產品必須具有足夠的流動性,否則證券化就喪失了大部份意義。反過來,二級市場的流動性對證券化產品的定價也具有極大的影響力。沒有流動性良好的二級市場,就沒有有效運作的一級市場。 綜合來看,大力培育投資銀行、信用評級機構、做市商、經紀商、研究服務商,并通過上述中介機構如證券公司等引入銀行之外的機構投資者,已經成為資產證券化試點的當務之急。現行基礎本來就薄弱,再排除現有證券市場的重要力量,實質上是自挖墻角,也落入了本位主義和重復建設的窠臼。資產證券化從試點開始就必須打開大門,多方參與、多方共贏、多方共同成長,才有光明的前程,才談得上制度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