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召開首季例會
央行對日益高漲的中長期貸款比重表示關注。日前在北京召開的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2005年第一季度例會表示,下一階段應“引導金融企業優化信貸結構,合理控制中長期貸款比重,逐步實現投資與消費比例關系合理化”。
此次會議重申了貨幣當局對當前宏觀經濟金融形勢的判斷: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已取得明顯成效,但經濟運行中固定資產投資反彈的基礎依然存在,通貨膨脹壓力尚未根本緩解,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
值得注意的是,中長期貸款比重過高引起了貨幣政策委員會的關注。2004年,金融機構中長期貸款增加1.37萬億元,增加較多。此前在2月發布的去年四季度貨幣政策報告已表示,要嚴格控制中長期貸款。
所謂中長期貸款是指貸款期限在一年以上的貸款。當前,央行正在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隨著貸款利率的變化,中長期貸款面臨巨大利率風險。此外,隨著住房貸款規模的不斷增大,我國銀行的貸款結構發生了根本性改變,商業銀行短存長貸的問題日益突出,中長期比例過高容易使銀行出現“周轉不靈”的流動性風險。
據央行統計,截至2月,人民幣貸款余額18.20萬億元,同比增長13.4%,其中,中長期貸款余額7.23萬億元,同比增長23.8%。雖然中長期貸款余額的增幅比1月末低0.6個百分點,同比低了9.9個百分點,然而增長速度依然遠高于貸款整體增速。
央行近期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不約而同地指向了中長期貸款。
以調房貸利率、提高首付比例為內容的房貸新政策,目的之一就是防范貸款期限長達20年甚至30年的房地產貸款風險。近幾年來,住房貸款規模迅速膨脹,短短幾年間就上漲了幾十倍。截至2005年2月末,商業銀行發放的自營性個人住房貸款余額已達16508億元,占商業銀行中長期貸款的23%。一旦出現房價下跌,房貸壞賬比例增加,將給銀行帶來沉重打擊。央行房貸新政的直接目的是抑制房產需求,同時央行也希望借此控制住房抵押貸款增速,防范中長期貸款風險。
另一項措施是資產證券化。3月21日,由人民銀行牽頭的多個部委在京召開了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工作協調小組首次會議,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正式啟動,國家開發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分別成為信貸資產證券化和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的試點。資產證券化就是將中長期貸款打包后通過發行證券的方式出售給投資者,銀行業可借此使貸款變得具有流動性,有利于增加資產負債表的流動性,化解中長期貸款風險。
與去年第四季度例會相比,貨幣政策委員會對于人民幣匯率的表述和措辭沒有任何變化,仍然是“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促進國際收支平衡”。(來源:經濟參考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