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道] 回歸--Wind資訊統計顯示券商紛紛壓縮自營業務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3月23日 14:02 上海證券報 | |||||||||
最近某家全國性證券公司"取消自營,還要把資產管理部門獨立出來成立專門的資產管理公司"的傳聞在業內是一石激起千層浪,業內對此褒貶不一。 日前,多名業內人士和學者都提出,證券公司的本位角色是證券市場上的中介,經營的主要方向應該是賣方業務,之所以券商在過去的幾年中問題頻出、形象損毀,歸根結底就是經營方向偏離了正軌,將主要精力放在了買方業務,這造成了證券公司承擔
根據Wind資訊統計,在全國同業拆借中心公布2004年未經審計年報的56家證券公司中,有38家券商的自營證券減少了。此外,23家券商自營差價收入為負,也就是說,在自營業務上,這56家券商中接近一半的券商是虧損的。由此可見,要求控制風險、回歸經營本位的券商壓縮自營是有理可言的。 然而,說到取消自營,實際上在業內對此并未達成共識。 一部分券商承認應該對自營規模有所控制,不應該過度膨脹,但并不認可取消自營。一家券商相關人士表示,如果連自營都取消了,那么券商的投資能力如何體現?如何使投資者信服? 在同業拆借中心公布2004年年報的證券公司中,盡管有38家券商的自營證券減少,但考慮到市場走低的因素,自營的規模未必如同數字所表現出的那樣的減少。并且,像中銀國際、平安證券的自營證券增幅都超過了300%,實現了上千萬的自營證券差價收入,對當年利潤做出了相當貢獻。 此外,有專家指出,讓券商回歸中介本位,目前的制度環境并不成熟。在國外,證券公司之所以可以專注于賣方業務,是因為在投行業務和經紀業務領域,券商有多個盈利點,比如充當做市商,比如進行融資融券等等。但在目前國內的市場制度環境下,證券公司的賣方業務在很多領域是無法涉及的,能賺的只有承銷、并購收入以及手續費收入,券商需要尋找更多的盈利空間以規避靠天吃飯的窘境,因此,才造成目前賣方、買方業務都涉足的經營現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