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日利亞水產養殖業現狀、問題及發展思路
尼日利亞位于非洲西部、東經3度至15度和北緯4度至14度之間,南瀕大西洋幾內亞灣,北鄰尼日爾,西接貝寧,東靠喀麥隆,東北方隔乍得湖(LakeChad)與乍得相望。國土面積923,768平方公里,邊界線長約4035公里,海岸線長約850公里。全國年降水充沛,地下水資源豐富,地表水系發達,是多河流的國家。沿海地帶多雨,雨量由西向東、由北向南逐漸
增多。西部年降雨量為1778毫米,東部為4318毫米,中部地區為1270毫米,北部邊沿地區僅為508毫米。從上述自然條件來看,應該說尼日利亞大部分地區具備開展水產養殖所需的基本條件,如果各地因地制宜,采用科學的方法開展水產養殖,尼市場水產品應該數量充足、品種豐富且價格適中。但現實的尼市場水產品(南部沿海地區除外)數量匱乏、品種單一,且價格十分昂貴,以首都阿布賈超市為例,長約20cm的小黃魚(冷藏),每條售價約為1.1美圓。政府為滿足市場需求,每年不得不支付大量美圓進口水產品,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提供的數據顯示,1996年至2001年,尼共花費1,425.2萬美圓購買25,934噸水產品投放市場,這筆支出,對一個每天生活費不足1美圓的人口占國家總人口70%的發展中國家來說,是個沉重的經濟負擔。制約尼水產養殖業發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問題是缺少必要的資金投入,由于資金短缺,致使尼現有不少自然條件很好的漁場、孵化場處于閑置荒廢狀態,這些漁場只要投入較少的資金加以簡單的維修改造即可投入生產,如再適當采用現代的科學養殖方法,即可創造出較好的經濟效益。
影響尼水產養殖業發展的其他有關問題如下:
1、缺乏上規模的魚苗生產
受當地市場水產品高價位的刺激,很多農戶都已經認識到水產養殖業的高利潤,紛紛利用屋前門后的自然水塘坑道開展粗放型養殖,較有經濟實力的農場主則計劃投資新建或改造漁塘大力發展養殖業。但是尼日利亞境內的魚苗孵化場無論是從數量還是產量上來說都是遠遠不能滿足需要。以南部Edo州為例,全州共有孵化場2個,產量不過20萬尾,要供應臨近五六個州的魚苗市場,因而鯰魚苗缺貨,剛孵出的鯰魚苗5奈拉(1奈拉≈0.06元RMB)一尾,培育一星期后10奈拉,3-5厘米的20奈拉,大規格的更貴。由于苗種緊張,嚴重阻礙了鯰魚養殖業的發展。由于魚苗孵化場稀少,北方的魚苗供應基地主要是在Plateau州和Kaduna州,南方則主要集中在Enugo州和Ibadan州。一些農戶為購買魚苗不得不長途跋涉,驅車數百公里之遙采購,昂貴的油費消耗增加了養殖生產的成本,而且不利于魚苗的存活。這些客觀限制因素,嚴重影響了尼水產養殖的發展,打擊了農戶發展養殖業的信心和熱情。
2、缺乏必要的設備支持及魚藥供應
受到尼日利亞本國生產能力的限制,大多數的漁用設備及魚藥生產均為空白,需要從國外進口。聯邦政府為了減少財政赤字,對大量的農用物資限制進口,一些可以為尼日利亞漁業迅速發展產生積極作用的設備物資因此很難獲得。這些漁用物資包括:網具、漁用飼料加工設備、魚產品加工機械等。沒有必要的設備支持,一些先進技術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因為尼日利亞的高溫氣候,魚病危害比較嚴重,造成損失也相對較大。這里鯰魚的常見病害是腐皮病和腸炎,從技術上來說很容易預防,采用一些較常見的抗生素就可以起到很好的預防作用。但是受到魚藥供應不足的限制,價格居高不下,很難為農戶所接受。因此大多數魚場養殖中很少采取預防措施,養殖水平因此停留在靠天吃飯的落后階段,一旦有魚病暴發就會造成較大的損失。
3、餌料營養來源不足,當地資源利用不充分,規;a業有待發展
尼日利亞每年生產超過380萬噸的動物飼料,其中68%是家禽飼料,28%是豬飼料,而魚飼料僅有35570噸,所占份額尚不足1%。飼料成分配比不合理現象較為普遍。除了一些進口飼料,絕大多數飼料僅由豆類和一些谷類組成,而能對水產業發展起推動作用的顆粒飼料生產企業在尼境內還是空白。大部分魚場養殖鯰魚均以喂米糠,麥麩為主,少數魚場添加了5%左右的魚粉。因飼料中營養成份搭配不合理,餌料轉化率低下,養殖周期大為延長,客觀上又加大了餌料的浪費,提高了生產成本,降低了農場的生產效益。很多地方都存在著大量的優質餌料資源,稍微加工后就可以加以利用。但因缺乏對這些資源合理利用的辦法,某種程度上造成了資源浪費。例如畜牧業發展過程的下腳料,豬牛羊雞的內臟、血、骨頭、毛等,收集加工后就是優質的魚用飼料。但是尼日利亞產業化形不成規模,沒有較大的肉類加工廠,家畜的屠宰處理都是分散在民間,為收集這些廢棄原料增加了困難,從而造成了較嚴重的浪費現象。在優質飼料供應不足的同時,投喂方法不當也造成了部分資源浪費。因為投喂方法和時機掌握不好,以及飼料的制作工藝落后、適口性、漂浮性差等問題的存在,有的飼料投到水中后沒有及時為魚兒攝食,很快沉到池底造成浪費。大部分魚場的飼料投喂不及時,方法不當,魚的攝食量少,長期處于饑餓狀態,造成魚體消瘦,成活率低下。因缺乏理論知識,有的地方甚至投喂發霉的飼料,起到了反作用。飼料管理的不科學,導致有的漁場10個月的鯰魚才只有5-6兩重。
4、魚場設計不合理,養殖技術落后,管理水平低下
尼日利亞部分地區的土壤為沙質土,穩定性和保水性較差,不適應開發養魚,但是很多農場未經勘察分析,盲目投資開挖魚塘,要投入生產時才發現滲水現象嚴重,根本無法用于養殖。相比之下,那些緊靠河湖邊長年積水的沼澤地地區較為適合開發養殖業,可以利用地表滲出水來補充太陽的蒸發量。但有的漁場在選址時不慎重考慮,導致雨季來臨后整個漁池被洪水淹沒。井水養魚的科學方法普及程度不夠。南方地區地下水位高,打井容易,很多農場決定采用打井抽取井水養魚的方法,但許多魚場建成后卻很快就荒廢了。主要原因是利用井水作水源,沒有考慮到井水的曝氣處理,地下水中溶解氧含量不足造成氣泡病頻發,給養殖帶來的損失慘重,最終不得不荒廢。很多魚場的日常管理粗放,停留在把魚苗放入池中后就不再用心管理的水平。有些魚場不實行分級飼養,一批魚從小養到大,造成大小不一,自殘嚴重,產量低下。有的整個飼養周期不換水,水質退化,魚的生長受到嚴重影響。
5、養殖品種單一,不能發揮生態養魚的最大效益
缺乏必要的品種改良。雖然尼日利亞有不少科研機構,但是由于經費制約無法向社會提供高產的養殖品種。目前所養殖的基本都是當地品種,魚種退化現象嚴重,新品種引進很少,雜交優勢、全雄控制等先進生產技術在這里很少得到應用,養殖的鯰魚個體小,生產周期長,從魚苗到商品魚需要10個月以上的時期,不利于大幅度提高產量。養殖過程中主要以羅非魚和鯰魚為主,因鯰魚是肉食性魚類,處于生物鏈的上層,對飼料的要求較高,不能充分利用現有資源。一些處于生產鏈底層,可直接食用浮游植物及青草的雜食性魚種,如白鰱、花鰱、鯽魚的養殖極少,這些魚種可為鯰魚養殖提供充足的餌料。比較之下,更為合理的多級食物鏈魚種組成的生態養殖模式應更有利于提高生產效益。
尼水產養殖業發展思路
盡管尼日利亞幾乎具備水產養殖業發展的一切自然條件,但由于現有基礎過于薄弱,目前尚不具備大規模發展水產養殖的條件。因此,尼水產養殖業的發展應根據尼的現有條件,首先爭取多種方式培訓技術人員(如由南南合作合作技術組在當地培訓和TCDC在我國內培訓相結合)、積極籌措資金,因地制宜推廣先進技術、循序漸進,逐漸形成產業規模。
1、利用南南合作平臺,展示中方技術,逐步擴大示范效
果,多渠道爭取資金來源。
中國的農業技術水平要比尼日利亞領先幾十年,目前在尼參加南南合作的中方技術人員不少人身懷絕技,攜帶了大量實用、成熟的漁業技術來尼推廣。建議可通過中方養殖技術與當地原始養殖方法的直接對比(單尾重量、養殖周期、成本及經濟效益等),既有效地為南南合作起到技術示范的作用,同時可進一步帶動周圍農戶的養殖積極性,提高他們的養殖技術水平和經濟收入。通過展示采用中國技術產生的成果,擴大社會影響力,贏得尼方官員及農場主的信任,促使一些較有實力的農場主及其他有投資意向人事以贊助、投資或承包等形式參與水產養殖業發展。
2、擴大品種引進,促進更為合理的生態養殖
優先解決苗種生產和供應,有計劃地建設大型繁殖中心和基地,首先可考慮在水產養殖具有一定基礎的Edo、Plateau、Kaduna等州建立羅非魚和鯰魚的魚苗的繁殖基地,滿足鄰近州的農戶養殖需求。在這些孵化場的生產過程中,引進先進技術,利用雜交、全雄等科技手段,改良當地的養殖品種,縮短生長周期,增加經濟效益。通過培訓技術人員、幫助漁場改進他們的經營和生產以提高魚苗的產量,為水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基礎。尼日利亞有許多在中國極為罕見甚至絕跡的魚種,如象鼻魚,并沒有得到官方的重視。與此同時,中國的一些養殖品種如花鰱、白鰱、鯽魚、鯉魚非常適合在尼日利亞大范圍推廣,一經引進,將創造很好的經濟效益。
3、推廣更合理的餌料配方及投喂方法
結合當地資源情況,多渠道、多方法地設計制作適合本地區的漁用飼料。應優先考慮設置黑幟燈泡誘蟲、利用動物糞便及牲畜屠宰下腳料培育蠅蛆、蚯蚓、搜集白蟻等較為實用的方法提高魚餌蛋白質含量,在飼料配方改進過程中注意增加魚粉、骨粉、血粉、發酵后的雞糞等原料提高飼料營養價值,推動水產養殖業的迅速發展。在飼料加工過程中注意適口性、營養性、漂浮性,增加對魚類的誘食力。加強推廣飼料的投喂技術,采取搭食臺、定時投喂、根據體重科學確定投喂量等方法,減少投餌損失,降低養殖成本,增加養殖效益。迅速建立示范魚場培訓魚場主及工人,推廣先進的飼料技術,魚苗結構及投放密度、管理技術,魚病防治技術等。
4、加強漁場管理模式示范
在向尼方開展技術推廣的同時,引入中國的漁場經營模式。中國技術人員盡可能多地參與到漁場的經營中去,減少不必要開支,降低經營成本,激發工人的工作積極性,從而為漁場創造最大的經濟效益。通過技術示范和經營示范雙管齊下,促使更多的尼方農戶加入到養殖業生產中來。經營模式的引進還將有利于鞏固取得的的成果,避免一些示范點在取得一定效果后因缺乏后續資金投入,無人管理而被迫荒廢的歷史重演。
5、充分利用資源,進一步加大稻田養魚及綜合生態養魚模式的推廣力度
尼日利亞發展稻田養魚和池塘養魚的潛力很大,經南南合作專家組試驗證明,如果僅利用10%(22000公頃)的可灌溉稻田進行稻田養魚生產,就可為尼增加6000噸的魚產量。因此,可利用其中條件較好的地點建立更多的稻田養魚和生態養魚模式,從而使更多的農民掌握這些技術。在繼續鞏固已取得成績的基礎上,選派優秀的水產技術人員到尼水產的重要地區如Enogu州、CrossRiver州、Kaduna州、River州和Ondo州等地開展工作,進一步加大技術示范效果。他們豐富的水產實踐經驗能幫助尼漁民更好地經營漁場、開展人工繁殖和孵化,同時傳授中國的人工繁育、魚病防治和投食方法等實用技術。在資金允許的情況下,幫助這些州建立更多的稻田養魚、池塘養魚、立體生態養魚的示范。對于一些經濟條件較好的地區,在充分考察分析的基礎上,選派技術員幫助那些周圍有社區管理的小型湖泊(或舊礦坑)建立網箱養魚的示范模式。在現有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水產技術推廣工作。
6、充分開發未利用的資源
經南南合作組實地考察,尼日利亞有許多被廢棄漁場、孵化場,條件較好,如crossriver、Bauchi、Gombe、Ondo州等。對于這些現有的設備資源,只要稍加改造,即可成為產量可觀的優良漁場或孵化場,它們將為尼日利亞的水產事業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7、推廣魚產品加工技術
以效益為中心,開展綜合經營。要充分考慮水產品深加工以增加產品附加值,提高經濟效益。結合尼日利亞的國情,選擇一些成本低、設備簡單、生產能力強、周期短,能夠為當地所接受的方法加以推廣。國內一些傳統的腌魚、咸魚、利用太陽能風干魚等方法也可予以試驗推廣。一些較為先進的魚產品加工方法,如制作魚肉腸、魚肉面條等加工技術成熟,也可考慮尋找投資商在尼日利亞投資建廠生產。
8、引進中國的相關產品,扶持尼國水產養殖業發展
尼日利亞水產養殖業落后的現狀,對我國相關企業來說正是一個發展的機遇。鑒于目前我企業尚未實質性介入尼農業領域的現實情況,建議多方積極推動國內對尼水產養殖業有投資意向的企業來尼實地考察,促成雙方在尼水產養殖業以適當的方式合作,這樣既進一步加強了雙邊農業領域合作,又使我企業能在全面參與未來尼農業發展搶占先機。通過合作,可帶動國內水產養殖業、農業領域其它專業相關物資、設備、材料出口,增加就業,一舉多得。
駐尼日利亞經商處
二〇〇五年三月
。ㄐ畔碓矗厚v尼日利亞經商參處子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