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攀升的房價讓老百姓煩心,也成為今年兩會的熱點之一。不少代表都反映目前一邊大量商品房賣不出去,一邊大量人買不起房的矛盾現象,并提出不少改革意見。在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郭樹言代表說:“上海城市中心的房價已達到1.7萬元/平方米,北京三環以內每平方米要七八千元,這嚴重脫離了居民的生活實際。”來自西南政法大學的陳忠林教授認為,目前房地產出現了兩種自相矛盾的現象,一方面是高檔房子多得賣不出去,空置率高,另一方面是很多低收入群眾買不起房。事實上,代表們反映的情況,都說明中國的房地產政
策還未完全從“完全計劃經濟”轉換到“完全商品經濟”。房地產的市場自我調節能力很弱。所以,迫切需要各級政府綜合運用財稅、金融、法律、行政等手段,加大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力度,采取得力措施,抑制房價的過快增長。代表們呼聲最高的建議是大建經濟適用房,完善廉租房制度。緩解低價位住宅供應不足的矛盾,滿足中低收入群體的住房需求。同時為了杜絕監控不嚴,大面積的經濟適用房落入了并不缺房、著眼于升值的‘房蟲’手中,有代表建議,從個稅、民政和公積金上對購買人進行規范,購買經濟適用房必須采用實名制,還應該加強對申請購房者的收入調查,最重要的是制定相關法律法規約束和懲治騙房的“房蟲”,如果發現申請購房者和提供收入證明的機構造假,必須嚴厲處罰。不過,操作起來并不太經濟,監管成本太高。更有釜底抽薪的建議是對買了房子不住交重稅,杜絕惡意炒房團對房價起推波助瀾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