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航空巨頭虎視中國市場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3月17日 09:15 上海證券報 | |||||||||
3月14日,歐盟委員會建議歐盟決策機構部長理事會,立即授權歐委會與中國啟動關于開放航空市場的談判。歐洲輿論普遍認為,中國有望在未來10年成為亞洲最大的航空市場。當歐洲航空業摩拳擦掌準備開拓中國市場的時候,中國航空業卻不免有"狼來了"的擔心。 狼早就來了
事實上,中國航空業"狼"早就來了。 去年7月,中美雙方正式簽署了為期6年的《中美擴展航空服務協議》。根據協定,雙方指定的航空公司被允許飛往對方任何一個城市,中美之間的航班數將由原來的每周54班增加到249班,6年增長近4倍。這是中國民航第一次如此大規模地向國外航空公司開放航空市場。 這一里程碑式的協議達成之后的一段時間里,中國主要的上市航空公司如南方航空(資訊 行情 論壇)、東方航空(資訊 行情 論壇)的股價持續下跌。與此相反,美國的主要航空公司,特別是那些有中國市場業務的航空公司股價則一路上漲。 為什么一個看起來互惠互利的協議會產生如此完全不同的市場反應呢?清華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寧向東說:"由于中美航空公司之間在實力上存在著巨大差距,這個看上去給雙方均等機會進入對方市場的開放協議,只為美方提供了更多的空間和機會。" 中國民航總局國際合作司一位負責人透露的一個談判細節印證了寧向東的觀點:"談判一開始,美國代表就保證能夠滿足我們所有的要求。但問題的關鍵是,美國航空公司都能經受得住市場開放的考驗,而我們卻不能。" "中美達成協議肯定會加速中歐航權談判,中國航空企業面臨的挑戰將絕不僅僅來自美方,歐洲航空列強也在虎視眈眈",一位業內人士當時如是說。 現在,歐羅巴大陸的"狼"也要來了。 加大運力應對挑戰 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分析師李樹榮昨天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由于過去長期在壟斷格局下生存,中國航空公司的國際競爭力確實不如人,但面對外資航空巨頭的進入,我們完全沒有必要過度悲觀。 李樹榮認為,中國航空公司人力成本較低,如果能在擴大銷售網絡、提高服務質量上再下一番功夫,在國際航線上還是有競爭力的。去年歐盟29國宣布對中國公民開放個人游,這又使中國航空公司在吸引旅游客源上具備了競爭優勢。在航空貨運市場上,國外的航空公司有著規模和價格上的優勢,但它們同樣面臨著國內航空公司回程運力放空的問題。 "更為重要的是,如果市場一直不開放,中國航空公司就不會面臨真正的壓力,也不會因此發展壯大", 中國民航管理干部學院教授董念青這樣認為。 東方航空的一位高級管理人員對記者說:"我們承認我們和國際巨頭之間的差距,但我們將以樂觀的態度和積極的行動來應對這些挑戰,何況機遇將與挑戰同時存在,畢竟市場開放讓我們走出國門,有機會通過與國外同行的直接競爭和擴大合作,努力發展壯大自己。" 事實上,中國航空公司早已從最基礎的工作------購買飛機加大運力做起,以最大限度地縮短與歐美航空列強的差距。東方航空去年與空中客車公司簽署購買飛機協議,東航將從空客購買20架A330--300型客機。南航、國航、上航也有不小的購機計劃。今年1月28日,中國航空器材進出口集團公司又代表中國多家航空公司分別與空中客車公司和美國波音公司簽署了飛機購買框架協議。
|